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兼言的意思、兼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兼言的解释

合在一起说。《春秋·隐公十一年》“春, 滕侯 、 薛侯 来朝” 公羊 传:“其兼言之何?微国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兼言”是古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兼”与“言”的语义叠加。《说文解字》释“兼”为“并也”,指同时涉及两种以上事物;“言”则为“直言曰言”,本义指话语表达。综合《故训汇纂》的训诂学解析,“兼言”在古籍中主要呈现三层语义特征:

  1. 并提式表达:指在特定语境中同时提及两个相关概念,如《春秋公羊传注疏》记载“兼言三军者,欲明更递以御寇”,通过并列陈述强调事物关联性。

  2. 修辞性省略:汉代经学家郑玄在《三礼注》中指出“兼言虽文,不害辞矣”,说明该词具有通过语言合并达到文辞简练的修辞功能。

  3. 复合指代义: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提到“凡兼言者,皆谓急遽”,在特定语境中可引申为急促的言语状态。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具独立词汇地位,仅存于古籍训诂研究范畴。

网络扩展解释

“兼言”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1. 基本释义
    “兼言”指合在一起说,常用于古籍注解中,表示将两个或多个事物合并叙述。例如《春秋·隐公十一年》记载“滕侯、薛侯来朝”,《公羊传》注解时提到“其兼言之何?微国也”,即因两国地位微小,故合并提及。

  2. 出处与背景
    该词源自《春秋》及《公羊传》的注解传统,体现了古代文献中对语言简练和等级制度的重视。通过合并叙述弱化次要内容,是春秋笔法的典型表现。

  3. 字义分解

    • 兼:本义为“合并、加倍”,引申为同时涉及多方面(如“兼听则明”)。
    • 言:指话语、叙述,此处特指书面记载或表述方式。
  4. 相关用法
    常见于经学注解,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籍时仍具参考价值。近义词可包括“并称”“合述”等。

  5. 扩展说明
    该词反映了古代史书编纂的严谨性,通过特定表述区分事件重要性,属于微言大义的表达手法。

若需进一步了解《公羊传》相关注解或春秋笔法特点,可查阅、4、8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案头傲撇白鸽标朝簿厅村笛邨肆错头打末倒替大稔电鸷敌众我寡歌伶耕田歌寒烈和旋混茫俭谨健卒燋鲠交相辉映阶除京苑峻言康衢歌口里魁颜梱内六案盲心牧人目眩头晕内珰狞暴攀接噗通潜德秘行巧繁弃笔裘褐雀环汝南鸡上炎深港通神狸酸败岁德贪求无已檀轴桃花马塔斯社听衆桐音嗗嘟围守文摘卧榻鼾睡卧榻之侧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