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裘褐的意思、裘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裘褐的解释

(1).粗陋衣服。《庄子·天下》:“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 成玄英 疏:“裘褐,粗衣也。”《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綺縞,傅粉墨,岂 鸿 所愿哉?” 宋 黄庭坚 《招子高二十二韵兼简常甫世弼》:“负薪泣裘褐,公子御狐貂。”

(2).泛指御寒衣服。《晋书·郄超传》:“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 宋 苏轼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百年一俯仰,寒暑相主客,稍增裘褐气,已觉团扇厄。”

(3).借指高人隐士。 金 元好问 《弘州赠曹子玉》诗:“丘园旧忆询幽仄,裘褐今闻识姓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裘褐"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化意蕴的复合词,其词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解析:

一、词义构成 "裘"原指动物皮毛制成的御寒衣物,《说文解字》释为"皮衣也",《汉语大词典》记载其特指贵族冬季礼服。"褐"本义为粗麻编织的短衣,《说文解字段注》称"褐,编枲韤",在《诗经·豳风》中已出现"无衣无褐"的贫寒写照。

二、典源考辨 该词最早完整出现于《庄子·天下》:"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指墨家学派主张俭朴的生活方式。北宋苏轼在《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中写道:"裘褐虀羹亦醉饱,回观梦里百忧煎",展现文人对清贫生活的诗意表达。

三、语义流变 明代《字汇》将"裘褐"训为"粗敝之衣",清代《康熙字典》承袭此说。近现代《辞源》补充其可转喻隐士装束,如《晋书·孙登传》载隐士孙登"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的裘褐形象。

四、文化象征 该词在文学传统中形成双重意象:既指物质层面的粗陋衣物,如白居易《新制布裘》"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所咏之褐衣;又承载着精神层面的价值取向,王维《过李揖宅》"与我同心人,裘褐此来同"即以衣喻志。

网络扩展解释

“裘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iú hè(部分文献注音为“qiú hé”,但主流读音为“hè”),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1.粗陋简朴的服装

指用粗毛或兽皮制成的简陋衣物,常与隐士、墨家等崇尚节俭的群体关联。


2.泛指御寒衣物

广义上指冬季保暖的厚衣服,强调其御寒功能。


3.借指隐士或清贫高洁之人

因裘褐象征朴素,后人以此代指甘于淡泊的隐士或贤者。


综合说明

“裘褐”在不同语境中可分别指代物质层面的简朴衣物、功能性的御寒服饰 或精神层面的隐士象征。其含义需结合文献背景具体分析,但核心均围绕朴素、御寒、隐逸 展开。

别人正在浏览...

璧诰补温不误间藏鈎乘间抵隙酬许撮合山撮箕黨章丹士等腰三角形顶事斗盎躲煞蕃殖风刀风旗抚慰干巴利落公规密谏贵侈海程合离草后生金厄谨小急头鸠子惧怖芵明局节濬源砍瓜切菜宽博壸闱髡刑轮机长驴鞍绵延起伏鸣豫内敏您老飘萧铍针清偃穷本缫丝机商算四更桃花绶调频广播佻狎外邸万绪千端文房四士倭堕髻五姓蕃诬艳虾米憸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