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牧人的意思、牧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牧人的解释

(1).古代管理民事的地方官。《书·立政》:“ 文王 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德。” 孔颖达 疏:“惟慎择在朝有司在外牧养民之夫。”

(2).《周礼》官名。掌畜牧。《周礼·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藩其物。”《文选·枚乘<七发>》:“掩苹肆若,为牧人席。” 张铣 注:“《周礼》有牧人职。言蔽陈青苹杜若之草,为牧人席。”

(3).放牧牲畜的人。《诗·小雅·无羊》:“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邑居不闻夜吠之犬,牧人不覩晨饮之羊。” 唐 王绩 《野望》诗:“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何其芳 《画梦录·雨前》:“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

(4).谓治民。《文选·潘岳<马汧督诔>》:“牧人逶迤,自公退食。闻秽鹰扬,曾不戢翼。” 李善 注:“《国语》 里革 曰:且夫君也者,将牧人而正其邪。” 唐 元稹 《赠裴行立左散骑常侍敕》:“ 秦 郡守分土疆以牧人, 汉 刺史乘軺车而按部。”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先是 李远 以曾有诗云:‘人事三盃酒,流年一局棋。’ 唐宣宗 以其非牧人之才,不与郡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牧人”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解释:

一、古代官职

  1. 地方民事管理者
    最早见于《尚书》,指古代管理民事的地方官员,如《书·立政》记载周文王设立"常事司牧人"以选拔贤德之士治理民众。

  2. 《周礼》中的专职官员
    西周时期设置的官职,隶属《周礼·地官》,主要负责畜牧事务,掌管"六牲"(马、牛、羊、豕、犬、鸡)的繁育管理。

二、职业属性

  1. 放牧者
    最普遍的现代释义指以放牧牛、羊等牲畜为职业的人,如《诗经·小雅·无羊》中"牧人乃梦"生动描绘了牧人生活场景。英文对应词汇包括herd(牧群)、shepherd(牧羊人)等。

三、文学与宗教引申

  1. 治民象征
    在文学作品中常被引申为治理百姓的象征,如《文选·马汧督诔》用"牧人逶迤"暗喻官员治理。基督教语境中,"牧人"也代指牧师或长老。

补充说明:该词在不同历史文献中含义侧重点各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现代汉语主要指草原或牧场中的牲畜放养者,而古代官职含义多见于历史文献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牧人的意思

牧人(mù rén)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以放牧为职业的人。他们负责照顾和管理牲畜,确保它们的安全和健康。

拆分部首和笔画

牧人的部首是牛字旁(牜)和人字旁(亻),总共有11个笔画。

来源

牧人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发展的时期。在古代,人们以牧养牲畜为生,牧人就是负责放牧和照顾牲畜的人。随着时代的演变,牧人的概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职业。

繁体

牧人的繁体字为牧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牧人的汉字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由牛字旁和人字旁组成。

例句

1. 他的父亲是一位牧人,每天早早起床带领牲畜到山上放牧。

2. 这个牧人非常善于与动物交流,他们似乎能够听懂他的话。

组词

1. 牧场(mù chǎng)

2. 牧草(mù cǎo)

3. 牧歌(mù gē)

4. 牧区(mù qū)

5. 牧羊犬(mù yáng quǎn)

近义词

1. 牧童(mù tóng)

2. 牧民(mù mín)

3. 牧工(mù gōng)

反义词

畜牧场主(xù mù chǎng zh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