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履行诺言。《红楼梦》第九九回:“如蒙践诺,即遣冰人,途路虽遥,一水可通。”
“践诺”是一个汉语词汇,由“践”和“诺”两个单字构成,属于书面用语,以下是详细解析:
字义分解
整体释义 “践诺”指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许下的诺言,强调言出必行的诚信品质。例如:“他十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生,真正做到了践诺。”
使用场景
近反义词
文化内涵 该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信”的价值观念,《礼记》有“言诺而不与,其怨大于不许”的训诫,强调承诺后不履行的后果比直接拒绝更严重。
提示:在当代社会,“践诺”不仅是个人品德要求,也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范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践诺(jiàn nuò)一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足”和“言”,笔画总数为14画。足字底部为“⻊”部,表示与脚有关;言字左侧为“讠”部,表示与言语有关。
《践诺》一词源自于古代汉语,是由两个独立的词语组合而成。其中,“践”指践行、履行的意思,表示实现和兑现承诺;“诺”指承诺、答应的意思,表示表示一个人对他人或自己所作出的承诺或约定。
在繁体字中,践诺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只是在书写风格上略有差异,例如“诺”字的“讠”部分繁体写法中常常变成“言”。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践诺的写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古代的“践”字为“逸”,表示人的双腿行走的样子;古代的“诺”字为“怒”,表示言语约定的样子。这些古代写法与现代简化字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关于“践诺”的例句:
1. 他一直践诺着自己的诺言。
2. 她对自己的承诺始终践诺不渝。
3. 这个公司以践诺客户的承诺而闻名。
组词:信诺、践约、履诺、守诺、遵诺。
近义词:履行、兑现、实现、遵守。
反义词:失信、背约、食言、不守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