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的意思、江水的详细解释
江水的解释
即 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辽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诱 注:“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谓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导也。”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 盆城 去 鄂渚 ,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 江水 。”
词语分解
- 江的解释 江 ā 大河的通称:江山。江河。江天。江干(乶 )(江边)。江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 特指中国长江:江防。江汉。江淮。江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
- 水的解释 水 ǐ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河流:汉水。湘水。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液汁:水笔。墨
专业解析
江水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基础释义
指长江的水流,后泛指大型河流的水体。《汉语大词典》明确标注其本义为长江之水,如《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中"江"即特指长江。后语义扩展为通用河流称谓,如《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江水"即"江河的水流"。
二、字源解析
- 江:形声字,从"水","工"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崏山,入海",特指长江。金文字形中"工"部象征水道纵横,印证其本义为长江专称(王力《古代汉语》)。
- 水:象形字,甲骨文呈水流曲线状,《说文》注:"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泛指液态水体。
三、文化引申
- 时空意象:在文学中象征永恒流动,如李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喻时间流逝。
- 地域符号:"江南""江左"等地理概念皆以江水为坐标,《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历代行政区划均以长江为界。
- 哲学隐喻:《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借江水阐发宇宙观,道家亦以"上善若水"(《道德经》)呼应江水特性。
权威参考文献: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 许慎(汉).《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2013年影印本.
-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OL]. http://www.moe.gov.cn/jyb_sjzl/ziliao/202203/t20220328_609456.html
- 汉典网. "江"字释义[OL]. https://www.zdic.net/hans/%E6%B1%9F
网络扩展解释
“江水”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江水(拼音:jiāng shuǐ)通常指长江的水,是古代文献中对长江的专称。例如《水经注》提到“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即描述长江的流向。此外,《淮南子》将“江水”列为“六水”之一,与黄河、淮河等并列。
二、延伸含义
-
自然属性
泛指江中流动的水,如《七发》中“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强调水势的动态特征。
-
比喻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江水常被用来象征事物的流动性与变化,如“江水成语”多形容发展、变迁或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用法示例
- 地理描述:
“灵渠沟通了湘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体现“江水”作为水系的代称。
- 文学意象:
韩愈诗句“无因帆江水”,借江水表达离别或旅途的意境。
四、相关辨析
- 与“江”的关系:
“江”本义为大型水道(如长江),后衍生出“江水”一词,特指其水流。
- 方言差异:
部分地区(如安徽)方言中,“江”读作“gang”,但“江水”仍保持标准读音。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水经注》《淮南子》等古籍,或查阅汉典、查字典等工具书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帮同薜荔衣不安其室唱檄车帐尺步绳趋窗间过马春工楚扑疵毛貂羽雕鸢洞窟兜抄斗胸短笻多子恩怜二价二三子犯律冯夷浮辩斧政感恩高尔夫球运动诡饰还阙旱冰场京省龛像款好累牍灵韶力屈昧揥迷合馁魂盘筵匹力扑六抢购轻浪旗鎗缺额缺席三大书三周说法梢沟申勅使料所及霜蟹顺风耳填置土彊苇塘瓮鸡乌薪衔哺限直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