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过补阙的意思、救过补阙的详细解释
救过补阙的解释
阙:同“缺”,不足,缺点。挽救过错,弥补不足。
词语分解
- 救过的解释 纠正过失。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三》:“今君厚受德於先王之成尊,轻弃寡人以快心,则覆邪救过难得於君矣。”《晋书·潘岳传》:“故箴规之兴,将以救过补闕。”《新唐书·李绛传》:“天子有諫臣,所以救过。
- 补阙的解释 .匡补君王的缺失。《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闕,礼之大者也。” 杜预 注:“闕,犹过也。”《后汉书·胡广传》:“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
网络扩展解释
“救过补阙”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基本释义
- 含义:指挽救过错、弥补不足或缺陷。其中“阙”通“缺”,意为缺失、不足。
- 出处:源自《晋书·潘岳传》:“箴规之兴,将以救过补阙,然犹依违讽喻,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
结构与用法
- 结构:并列式成语,由“救过”和“补阙”两部分组成,前者强调纠正错误,后者侧重填补不足。
- 语法功能:通常作谓语或宾语,用于描述行为或措施。
- 感情色彩:中性词,既可用于褒义(如积极改进),也可用于中性描述。
使用场景
- 实际应用:常见于团队协作、工作纠错或学习互助中。例如:在项目中帮助同事修正疏漏,或学习中为他人补充知识短板。
- 延伸意义:也可比喻制度、政策等通过调整完善自身不足。
补充说明
- 注意读音:“过”为多音字,此处读作“guò”(而非姓氏读音“guō”)。
- 近义词:可参考“补偏救弊”“拾遗补阙”等类似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典故或例句,可查阅《晋书》原文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救过补阙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救过补阙(jiù guò bǔ quē)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纠正错误,弥补缺陷。它常用于形容某人在工作或事务上发现并纠正了错误,补救了某种不足或缺陷。
拆分部首和笔画
救(Jiù):部首是手,共有9画。
过(guò):部首是辵,共有8画。
补(bǔ):部首是衤,共有9画。
阙(quē):部首是阜,共有10画。
来源
救过补阙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滕文公下》记载的一则故事。当时有一个叫晏子的人,在国君面前谏言纠错的事情很多。国君对晏子说:“你的劝谏之多简直就像是弥补人家的缺憾一样。”这样,晏子的谏言被形容为救过补阙。
繁体
救过补阙的繁体字是救過補闕。
古时候汉字写法
救过补阙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和现代稍有不同,具体如下:
- 救:原为「求」字,表示寻求、请求。
- 过:原为「過」字,表示经过、错过。
- 补:原为「補」字,表示修补、弥补。
- 阙:原为「闕」字,表示缺失、失误。
例句
他在公开场合指出了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真是救过补阙啊!
组词
救火、救人、补偿、阙如、过关、过错
近义词
弥补不足、纠正错误
反义词
造成损害、恶化问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