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躁的意思、鄙躁的详细解释
鄙躁的解释
贪婪狡诈。 唐 陆贽 《请不与李万荣汴州节度使状》:“今所陈奏,颇涉张皇,但露徼求之情,殊无退让之礼。据兹鄙躁,殊异纯良。”
词语分解
- 鄙的解释 鄙 ǐ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鄙。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轻蔑,看不起:鄙视。
- 躁的解释 躁 à 性急,不冷静:躁动。躁进。躁狂(浮躁轻狂)。急躁。浮躁。骄躁。烦躁。性情躁。 笔画数:; 部首: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鄙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综合得出:
一、基本释义
“鄙躁”指贪婪狡诈,常用于形容品行不端、心术不正之人。该词由“鄙”(粗俗、卑劣)与“躁”(急躁、不沉稳)组合而成,整体强调贪婪与狡诈的双重特质。
二、分字解析
-
鄙
- 本义为边远地区,引申为粗俗、浅薄,如“鄙陋”“鄙俗”;
- 在“鄙躁”中侧重“卑劣、恶劣”之意。
-
躁
- 原指性急、不冷静,如“急躁”“浮躁”;
- 此处与“鄙”结合,引申为狡诈、心机深重。
三、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陆贽的《请不与李万荣汴州节度使状》,原文批评李万荣的行为:“今所陈奏,颇涉张皇,但露徼求之情,殊无退让之礼。据兹鄙躁,殊异纯良。” 此处通过“鄙躁”贬斥其贪婪狡诈的本质。
四、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鄙躁”已非常用词汇,多出现在古籍研究或文学作品中。其近义词包括“奸诈”“贪婪”,反义词如“淳朴”“良善”。
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唐代奏章类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鄙躁》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人的性格或行为不耐烦、易怒、焦躁不安的状态。该词的拆分部首是「鄙」和「躁」,其中「鄙」的部首是「阜」,「躁」的部首是「足」。「鄙」的笔画数为6画,「躁」的笔画数为17画。
「鄙躁」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它的繁体字为「鄙躁」。在古时候,「鄙躁」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含义相似。
以下是几个关于「鄙躁」的例句:
1. 他对待每一个挑战都感到鄙躁,缺乏耐心和冷静。
2. 这个学期的学习任务繁重,让我感到鄙躁不安。
3. 鄙躁的情绪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组词:鄙视、鄙弃、躁动、躁郁、躁热等。
近义词:烦躁、暴躁、不安、焦虑。
反义词:宁静、平和、镇定、冷静。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