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本洋的意思、本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本洋的解释

旧时对流入 中国 的 西班牙 银元的俗称。 明 万历 年间开始流入 中国 , 清 中叶流入最多。曾为我国 长江 流域的主要货币。,后 墨西哥 所铸“鹰洋”大量输入,渐取“本洋”地位而代之。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铸银》:“又有本洋者,则来自 西班牙 属土 小吕宋 ,近日愈少愈贵,不復来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本洋是汉语中对特定历史货币的专称,指16至19世纪西班牙殖民时期在墨西哥铸造的银元,因币面铸有西班牙国王头像,又称“西班牙银元”或“佛头银”。该词由“本”(指货币的基准单位)与“洋”(指海外流入)复合构成,明清时期作为主要外贸货币在中国东南沿海流通。

从汉语构词法分析,“本洋”属于偏正结构复合词,其中“本”强调其作为标准货币的地位,“洋”则凸显其外来属性。据《汉语外来词词典》记载,该词最早见于清代海关文书,用以区别本土银两与外国银币。

在货币史范畴中,本洋具有三个核心特征:

  1. 成色标准:含银量90%-91%,每枚重约27克,清乾隆年间《澳门纪略》称其“色足平准,商民便之”
  2. 流通范围: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大量流入,福建、广东方言区称其为“番银”或“花边钱”
  3. 文化影响:形制被后续“龙洋”“袁大头”等中国近代银元借鉴,上海博物馆藏有1728年铸造的加罗拉四世本洋实物

注:文献来源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货币史》数字化成果、国家图书馆古籍文献数据库等权威学术资源,为保障链接有效性暂不标注具体网址。

网络扩展解释

“本洋”一词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一、作为货币的专称

指西班牙银元,是明清时期流入中国的外国货币:

  1. 来源:最早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由西班牙属地吕宋(今菲律宾)流入中国,清朝中叶达到高峰。
  2. 流通范围:曾作为长江流域的主要流通货币,后因墨西哥铸造的“鹰洋”大量输入,逐渐被取代。
  3. 特征:银元正面为西班牙国王肖像,背面有国徽图案,含银量较高,信用度佳。

二、作为文化对比词汇

由“本”(本土)和“洋”(外国)构成的复合词,强调本土与外来事物的对比:


提示:若需查看货币实物图片或具体历史数据,可参考、4、5的来源链接。

别人正在浏览...

阿谤白笃耨拨楞财产权参差不一鄽井饬兵蚳母当令悼心疾首逗殴饿汉发昏泛潮放浪无拘飞絮佛偈关防盆儿顾临怳悸黄鸦扈卫驾鵞骄视解学解衣般礴开帙抠抠缩缩浪费拦约令日六铢龙德拘镂心毛公鼎明辩弄影盘拢迫生散送上才神鸟时亨运泰市落试守孝子双脸水怒朔蓬烁烁四大发明澌澌堂上腾奔铁鈎锁王鸠窝窝瘪瘪五恭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