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火膏的意思、火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火膏的解释

《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膏起火,还自消。”后以“火膏”喻自相攻伐者。 唐 张九龄 《杂诗》之五:“木直几自寇,石坚亦他攻。何言为用薄,而与火膏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火膏”一词在现代汉语权威辞书中暂未收录,其语义需结合构词法与历史语料进行解析。从字源学角度分析,“火”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本义指物体燃烧时的光焰《汉语大字典》)。“膏”则有脂油、药膏二解,《礼记·内则》郑玄注“脂膏以膏之”,指动物脂肪炼制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该词可能存在于三类语境:①中医药典籍中或指代“以火炼制的膏状药物”,如明代《普济方》载有“火膏法”;②方言体系中的特殊称谓,如闽南语“火膏”可指煤油;③古代冶炼术语,宋应星《天工开物》提及“膏火”指熔炉燃料。但以上释义均需具体文献佐证,建议核查原始语境。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字典(第2版)
  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3. 天工开物(中华书局校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火膏”是一个源自《庄子·人间世》的汉语词语,其含义与自相攻伐或自我消耗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出处与本义
    该词出自《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其中“膏火”指油脂燃烧,司马彪注释为“膏起火,还自消”,即油脂燃烧后会自我耗尽。

  2. 比喻义
    后引申为“自相攻伐者”,比喻内部争斗或自我消耗的行为。例如唐代张九龄在《杂诗》中化用此典:“木直几自寇……而与火膏同?”,借以表达同类相残的哲理。

  3. 现代用法
    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用于文学或哲学讨论中,强调事物因自身特性导致矛盾或衰败的现象。

  4. 扩展理解
    《庄子》通过“山木自寇”(树木因成材被砍伐)与“膏火自煎”的类比,揭示事物优势可能转化为隐患的辩证思想,与“祸福相依”的哲学观相通。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历代注疏解析,可参考汉典等权威古籍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

剥牀暴气蔽晦碧露不知轻重材官参承曹聚儃回趁意船脚捶胸垂枝弹空说嘴倒靥的达洞度洞啓房奴方麯放纵不拘分毫不取分星佛手柑赋有鼓揪洪化鸿爪留泥加官尽其所长继踵类成鳢肠立定脚跟卖傲敏惜苜蓿尼房彭涓贫身颇缘啌啌跄跄跻跻千金石切类趣操三百三不开麝牋神意时巡肆眚腾逐髫年推吐外文外缘顽啬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