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火膏的意思、火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火膏的解釋

《莊子·人間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膏起火,還自消。”後以“火膏”喻自相攻伐者。 唐 張九齡 《雜詩》之五:“木直幾自寇,石堅亦他攻。何言為用薄,而與火膏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火膏”一詞在現代漢語權威辭書中暫未收錄,其語義需結合構詞法與曆史語料進行解析。從字源學角度分析,“火”在《說文解字》中釋為“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本義指物體燃燒時的光焰《漢語大字典》)。“膏”則有脂油、藥膏二解,《禮記·内則》鄭玄注“脂膏以膏之”,指動物脂肪煉制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該詞可能存在于三類語境:①中醫藥典籍中或指代“以火煉制的膏狀藥物”,如明代《普濟方》載有“火膏法”;②方言體系中的特殊稱謂,如閩南語“火膏”可指煤油;③古代冶煉術語,宋應星《天工開物》提及“膏火”指熔爐燃料。但以上釋義均需具體文獻佐證,建議核查原始語境。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字典(第2版)
  2.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
  3. 天工開物(中華書局校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

“火膏”是一個源自《莊子·人間世》的漢語詞語,其含義與自相攻伐或自我消耗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出處與本義
    該詞出自《莊子·人間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其中“膏火”指油脂燃燒,司馬彪注釋為“膏起火,還自消”,即油脂燃燒後會自我耗盡。

  2. 比喻義
    後引申為“自相攻伐者”,比喻内部争鬥或自我消耗的行為。例如唐代張九齡在《雜詩》中化用此典:“木直幾自寇……而與火膏同?”,借以表達同類相殘的哲理。

  3. 現代用法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文學或哲學讨論中,強調事物因自身特性導緻矛盾或衰敗的現象。

  4. 擴展理解
    《莊子》通過“山木自寇”(樹木因成材被砍伐)與“膏火自煎”的類比,揭示事物優勢可能轉化為隱患的辯證思想,與“禍福相依”的哲學觀相通。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曆代注疏解析,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古籍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

鞍籠柄令谄谀取容蟲串串抽調丑厲厝火燎原當鄉道行盜名欺世肚皮裡點燈籠二不楞防拏飜手雨風岚格檔晧晧懷執黃巴巴講劘艱閡僭狂檢擿疥癞踁跗進項金星草就學空聲六欲撚弄辔衘辟佛匹夫不可奪志也婆婆泣麟清飇傾世窮海趣務日月旗嚅嗫三沐三薰山峯虱多不癢豕亥時適霜鋒疏徹説口跾跾思裁嵩陽笙竦詟肅物探腸忘生舍死亡猿禍木污薉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