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背水战的意思、背水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背水战的解释

背靠着水作战,后无退路。比喻决一死战。《后汉书·铫期传》:“时 铜马 数十万众入 清阳 、 博平 , 期 与诸将迎击之,连战不利, 期 乃更背水而战,所杀伤甚多。” 清 冯桂芬 《振威将军张国樑传》:“ 九洑洲 之役,公作背水战, 四眼狗 率众数十万迎我军於 江 滸。”亦作“ 背水一战 ”。 宋 秦观 《将帅》:“ 韩信 之击 赵 ,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 赵王 歇 ,斩 成安君 ,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三章:“她想了想,觉得现在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参见“ 背水阵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背水战(bèi shuǐ zhàn)是汉语中的一个典故性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军事策略,特指在绝境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的战术。其核心含义与用法如下:

一、词典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背水战指军队背靠河流布阵,断绝退路,迫使士兵拼死作战的行为。引申为身处绝境时激发斗志、奋力一搏的行动。

例句:这场竞赛实力悬殊,他们只能以背水战的决心放手一搏。

二、历史典故溯源

该词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的“井陉之战”(公元前204年):

汉将韩信率军攻赵时,故意在井陉口背靠绵蔓河列阵,士兵因无路可退而殊死奋战,最终以少胜多。司马迁评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成为该战术的思想内核 。

三、权威释义扩展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进一步阐释:

背水战体现“绝境激励” 的辩证思维,强调通过切断退路激发潜能。现代语境中常用于形容体育竞赛、商业竞争等场景下的背水一战。

四、引申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背水一战”作为固定短语更为常见(《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例如:

公司面临破产危机,管理层决定背水一战推出新产品。


权威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3.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4.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网络扩展解释

“背水战”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背靠水域作战,断绝退路以激发决一死战的斗志。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军队在作战时背靠河流或水域布阵,使士兵因无路可退而拼死战斗。后引申为在绝境中为求生路而全力一搏。

  2. 历史典故

    • 韩信“背水阵”:最著名的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率军攻赵时,背靠河水列阵,士兵因无退路而殊死奋战,最终以少胜多。
    • 《后汉书》记载:东汉将领铫期在清阳、博平之战中“背水而战”,以劣势兵力反败为胜。
  3. 用法与示例

    • 多用于形容面临绝境时孤注一掷的决心,如:“公司面临破产危机,管理层决定背水一战。”
    • 近义词包括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反义词为稳操胜券、未战先降。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战例或文学引用,可参考《史记》《后汉书》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抱养悲桡变统并传侧楸唱拜逞娇呈美趁座穿筑初更翠纶桂饵,反以失鱼打叠得朋慸芥滴修都速反德奉将坟起浮目扞城贯革贵妃还诲化产黄忠会解疆城家生哨荆牧筋缕金姿金鍐赁居琉璃厂龙駼躶体緑罽梅仁梅影逆产农祥陪笑脸乔样势权门沙地商客煽虐山陿渗流数策姒妇天狗甜言蜜语啼唤唾沫星土王乌金搨下钓子显表西高止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