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鸿休的意思、鸿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鸿休的解释

(1).鸿业;大统。《北齐书·文宣帝纪》:“朕入纂鸿休,将承世祀,籍援立之厚,延宗社之算。” 唐肃宗 《改元宝应赦文》:“总集瑞命,祗承鸿休。”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臣等谓宜命协律播之声歌,詔太史编之简策,以发挥不世之鸿休,张大无伦之丕绩。”

(2).鸿福。称美上级或长者的荫庇与关怀。 唐 韩愈 《为宰相贺雪表》:“臣等职在燮和,慙无效用,覩斯庆泽,实荷鸿休。” 宋 苏辙 《代南京留守谢减降德音表》:“臣幸摄守留钥,亲被鸿休,乐与都人共陶圣化。” 明 汤显祖 《霞美山赋》:“窃燕閒而问思,遡鸿休而有云。”

(3).大善;美德。 唐 陶拱 《天晴景星见赋》:“叶妙理於上德,表鸿休於天造。”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鸿休”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综合多个权威词典解释如下:

  1. 鸿业;大统
    指宏大的基业或国家正统,常用于帝王继承或延续社稷的语境。例如《北齐书·文宣帝纪》中“朕入纂鸿休,将承世祀”,表示帝王承继大业。

  2. 鸿福
    特指来自上级或长者的庇佑与恩泽,带有赞美之意。如唐代韩愈《为宰相贺雪表》中“覩斯庆泽,实荷鸿休”,表达对君主恩德的感激。

  3. 大善;美德
    强调高尚的品德或善行,多见于古文对人物德行的称颂。例如宋代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中“发挥不世之鸿休”,赞美君主的卓越美德。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参考《北齐书》《改元宝应赦文》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鸿休的意思

鸿休是一个成语,意味着高官职位的休息或辞去职务。它的字面意思是“大雁停歇”,是通过比喻来表示官员停止工作,退出政治舞台。

拆分部首和笔画

鸿休的拆分部首是鸟和人,分别为鸟部和人部。它的笔画数是8画。

来源

鸿休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文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一》一文中,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文人墨客的作品中,表达了对权力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繁体字

鸿休的繁体字为鴻休。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鸿休的写法为“鴻休”。字形相同,只是简化了一些笔画,在现代汉字的演变中进行了调整。

例句

1.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是权位易如反掌,朝廷一声鸿休。

2. 大臣因病申请鸿休,引起了朝野的震动。

组词

鸿休没有具体的相关组词。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太平、隐退、告老、离职。

反义词

反义词包括:掌权、就职、任职。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