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6*法。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三千弟子攀睿化而升堂,七十门人奉洪规而入室。”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洪规汉语 快速查询。
“洪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进行解释:
“洪规”指大法、重大的法则或法规,常用于强调宏观层面的制度或规划。例如古代文献中描述儒家弟子遵循的“洪规”,或现代防洪工程中的系统性规划。
古代文献
现代应用
“洪规”既可用于古代典籍中表示根本法则,也可在现代工程规划中指系统性方案,其核心内涵始终围绕“宏观、重大”的准则展开。
《洪规》是一个成语,意指严格的法纪和政令。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组织、国家或者个人的规章制度非常严厉,严守纪律,不容许有任何违反行为。
《洪规》这个词的部首是水(氵)和言(讠),其中水(氵)是左边的部首,言(讠)是右边的部首。它的笔画数是15画。
《洪规》一词最初出自《史记·伯夷列传》。伯夷虽然因为拒绝吃他不心安理得的食物而被封禅,放逐到了洪水泛滥的地方,但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准则和规矩,不因世俗的追逐和利益而改变。于是有了“伯夷洪规,群小不敢犯”的记载。后来,人们用“洪规”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坚守原则,严守纪律。
《洪规》的繁体字为「洪規」。
在古时候,汉字《洪规》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一个常见的写法是「洪槼」,用木偏表示洪文字形。另外,还有用木字旁或者水字旁加上「言」字旁的写法,都代表着《洪规》这个意思。
1. 这个组织的洪规非常严格,任何人都不能违反。
2. 遵守洪规是我们作为公民的义务。
- 洪水:指泛滥的大水。
- 规章:指规定的制度和章程。
- 规矩:指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
- 礼仪:指社会规范和礼节。
守则、纪律、约束
放任、纵容、不拘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