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敌国的意思、敌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敌国的解释

(1).敌对之国。《周礼·夏官·环人》:“讼敌国,扬军旅。”《汉书·蒯通传》:“语曰:‘野禽殫,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玉娇梨》第三回:“古人有言:敌国未灭,何以家为!” 郭沫若 《女神·湘累》:“他终竟被敌国拐骗了去了。”

(2).地位或势力相等的国家。《管子·霸言》:“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 韦昭 注:“敌国,位敌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左史倚相》:“非可以夸於敌国。”《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献’乃下奉上之辞,非可施於敌国。 南朝 为兄,岂有兄献於弟邪?”

(3).相当于一国;可以和国家相匹敌。 宋 楼钥 《陈顺之灵璧石砚山》诗:“ 陈侯 之富可敌国,会有宝光惊四塞。”《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殷氏 纵有扑天的本事,敌国的家私,也没门路可通。”

(4).犹仇敌。《南齐书·王敬则陈显达传论》:“干戈既用,诚沦犯上之跡,敌国起於同舟,况又疏於此者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敌国”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敌对之国

指相互处于战争或敌对状态的国家。例如《周礼·夏官·环人》提到“讼敌国,扬军旅”,《汉书·蒯通传》中也有“敌国破,谋臣亡”的表述、2、。这一含义强调国家间的政治对立或军事冲突。

2.地位或势力相等的国家

指国力相当、地位对等的国家。如《管子·霸言》中“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国语·周语中》提到“敌国宾至”时需以礼相待、5、。此义项多用于古代外交语境,强调平衡与对等关系。

3.相当于一国;可匹敌国家

形容某事物(如财富、实力)的规模或影响力堪比国家。例如宋代楼钥诗中“陈侯之富可敌国”,《初刻拍案惊奇》中“敌国的家私”均用此意、3、。常见于文学作品中,用于夸张或强调。

4.犹仇敌

引申为具有仇敌性质的个体或群体。如《玉娇梨》第三回“敌国未灭,何以家为”,此处“敌国”可代指仇敌、4、。这一用法更偏向比喻,不局限于国家层面。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古籍例句,可参考《国语》《续资治通鉴》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敌国这个词是指与自己国家存在敌意或作为敌对方的国家。它的拆分部首是攵(攴)和囗,总共有11个笔画。 敌国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左传·哀公十四年》的记载。它的意思是对立的国家,具有敌对关系的国家。 在繁体字中,敌国的写法仍然是敌国,没有变化。 古时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的写法相近。在《说文解字》中,敌国的写法是“㔢”和“攴”两种形式,意义与现代相同。 以下是一些关于敌国的例句: 1. 这个国家被视为我们的敌国。 2. 我们要与敌国进行公平竞争。 3. 和敌国进行谈判是为了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 敌国的组词可以有敌国军队、敌国政府等。 与敌国有相似意义的词有敌对国家、敌方国家等。 与敌国相反的词有友好国家、盟国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