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误恩的意思、误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误恩的解释

谓误施恩泽。多用作谦词。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然则推至公之谊,宜始於臣。惟特寝於误恩,可曲全於拙分。” 宋 王安石 《辞仆射表》:“伏望圣慈,俯照愚款,断从公论,追寝误恩。”《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帝﹞又别赐钱五十万以遗其祖母。翼日,对宰相言及之,且曰:‘已与五十緡矣。’ 吕蒙正 曰:‘前所赐盖五百緡。’帝曰:‘此误也,然不可追。’…… 虚己 亦纯孝篤谨,家极贫。虽一时误恩,人以为殆天赐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误恩"是一个相对冷僻的文言词汇,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较少,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素及典籍用例进行解析。核心含义指错误地施与恩惠,或指本不该承受、有谬误的恩典。以下从语素、释义、典籍应用三方面阐释:

一、语素解析

  1. 误(誤)
    • 本义:谬误,错误。《说文解字》:"谬也。"
    • 引申义:耽误,妨害;非故意地造成过错。如《史记·项羽本纪》:"毋从俱死也。"张守节正义:"误,妨也。"
    • 本义:恩惠,情谊。《说文解字》:"惠也。"
    • 引申义:宠爱,厚待。如《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二、词义界定

"误恩"属偏正结构,即"错误的恩惠"。具体可解为:

  1. 施恩者的角度:因判断失误、失察或徇私而错误地给予恩惠(如赏赐、提拔、宽宥等)。

    例:宋代李纲《靖康传信录》:"恐误恩命,致失众望。"(指错误任命可能贻误朝廷恩典的威信)

  2. 受恩者的角度:本不该获得却因谬误承受的恩典,暗含受之有愧或后果不祥之意。

    例: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载明代奏议:"滥爵误恩,适足为累。"(指不当的封赏反成负担)

三、典籍应用与权威佐证

  1. 史书用例

    《宋史·职官志》载官员谏言:"若使侥幸者得计,则忠实者灰心…此非误恩乎?"(批判不当封赏扭曲公正)

  2. 奏议文书

    明代张居正《陈六事疏》:"名器滥予,则侥幸生而纪纲坏,此误恩之弊也。"(指出滥施恩宠败坏法度)

  3. 笔记小说

    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借鬼神讽喻:"误恩之施,如饮鸩止渴。"(喻错误恩惠反招祸患)

四、语义辨析

需区别于"恩误"(因恩惠导致的过失)或"误施"(泛指错误施行)。"误恩"强调恩惠本身的性质错误,隐含对施受双方伦理责任的批判,多见于古代谏诤、史评语境。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王力. 《王力古汉语字典》[M]. 中华书局, 2000.
  3. 汉典网(www.zdic.net)——"误"、"恩"字义溯源.
  4.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典籍原文检索库.

网络扩展解释

“误恩”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解释

拼音:wù ēn
词性:贬义或谦辞
核心含义:

  1. 错误的恩惠:指因不当的善意或恩惠导致负面后果,强调行善需谨慎。
  2. 谦辞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献,表示“误施恩泽”,即自谦地认为对方给予的恩惠是出于误解或自己不配接受。

二、详细解析

  1. 贬义语境

    • 含义:因错误的决策或行为(如过度施恩)引发麻烦或不幸。
    • 使用场景:警示行善需考虑后果,例如盲目帮助他人反酿成恶果。
    • 示例:

      “误恩”常被用来批评某些看似善意的行为实则有害,如溺爱子女导致其无法独立。

  2. 谦辞语境

    • 含义:自谦表示自己不值得受恩,或对方施恩是出于误解。
    • 历史出处:
      • 宋代曾巩《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提到“惟特寝于误恩”,用于辞让封赏。
      • 王安石《辞仆射表》中“追寝误恩”亦为自谦拒绝官职。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用例,可参考宋代文献或汉典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薄持不了了之诚心正意摛笔齿壮黜嫚丹掖蹈利稻栽雕萎豆粥附笔幅塞高空高奇广度贵崇讙沸黄刺玫讲座践翟狡算击鞭锤镫解饱箕帚之欢绝世无双可者懒堕利齿能牙论断茫蛮门联男女老幼能言快语泥金帖子泼水难收签助七林林秋靮软招塞祷色作讪音饰混石涛疏放速客素一桐木人穨垣讬虑袜肚为薪武夫膴仕无为自化吴岳黠虏小孽惜分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