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穷经的意思、皓首穷经的详细解释
皓首穷经的解释
直到年老白头还在钻研经籍。形容勤勉好学,至老不倦。《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嫁女争花轿酿人命》:“汝父命中本无科第,然念其皓首穷经,子孙当有得科名者。”
词语分解
- 皓首的解释 白头,指老年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后书书;吕强传》详细解释白头,白发。谓年老。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 穷经的解释 谓极力钻研经籍。 唐 韩偓 《再思》诗:“近来更得穷经力,好事临行亦再思。”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梁灏八十二作大魁》:“白首穷经,少 伏生 之八岁。” 清 黄宗羲 《陈葵献偶刻诗文序》:“吾
网络扩展解释
“皓首穷经”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形容人年老时仍坚持钻研经典古籍,体现了对学问的终身追求。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 字面拆解:“皓首”指头发花白,代指年老;“穷经”意为深入研究经书典籍。合起来表示即使年老仍坚持学术钻研。
- 引申义:强调终身学习、治学不倦的精神,常用于褒扬学者或勤奋求知者。
二、出处与用法
- 成语来源:出自唐代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诗句“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 语法结构:偏正式结构,多作谓语或定语,含褒义。
- 使用场景:适用于描述学者、专家长期专注研究或教学领域,例如:“王教授皓首穷经,为古籍整理倾注毕生心血。”。
三、注意事项
- 读音与书写:
- “皓”读作“hào”,不可误读为“gào”或误写为“浩”;
- “经”读“jīng”,不可读作“jìng”或误写为“径”。
- 情感色彩:多数语境下为褒义,但部分文献(如《三国演义》)可能隐含“死读书而未通晓”的讽刺意味,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四、相关词汇
- 近义词:白首穷经、焚膏继晷、学而不厌。
- 反义词:一曝十寒(指学习不持续)、身体力行(强调实践而非钻研)。
五、补充说明
该成语与“钻故纸堆”均涉及古籍研究,但“皓首穷经”更突出时间跨度与专注精神,且情感色彩更积极。
网络扩展解释二
《皓首穷经》意思解析
《皓首穷经》是一成语,意指头发白了,脑子却并不愚昧,指的是年纪已经老了,但智慧与学识依然丰富。
拆分部首和笔画
《皓首穷经》可拆分为以下字的部首和笔画:
- 皓:白字旁(白字部首) + 9画(9画),读音 háo
- 首:页字旁(页字部首) + 9画(9画),读音 shǒu
- 穷:穴字底(穴字部首) + 7画(7画),读音 qióng
- 经:网字旁(网字部首) + 10画(10画),读音 jīng
来源
《皓首穷经》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与史慈评事书》。文章中韩愈形容自己年纪已经老迈,但在学问方面却一直苦心钻研,不遗余力地进行学术研究。
繁体写法
《皓首窮經》是《皓首穷经》的繁体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因此《皓首穷经》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然而,该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并未改变。
例句
他虽然已经年事已高,但依然每天钻研学问,真是一个皓首穷经的学者。
组词
皓首苍颜、穷经细目、钻研学问
近义词
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博识多能
反义词
白首不渝、知识贫乏、无所事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