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马之疾的意思、犬马之疾的详细解释
犬马之疾的解释
谦称自己的疾病。 汉 张衡 《东京赋》:“ 东京 之懿未罄,值余有犬马之疾,不能究其精详。” 宋 苏轼 《谢除龙图阁学士表》之一:“属圣神之履运,荷识拔之非常,犹冀桑榆之收,遽迫犬马之疾,力求闲散,庶免颠躋。” 清 姚鼐 《复汪进士辉祖书》:“足下书来久矣,有犬马之疾,今始閒,輒作记一首,寄请观之。”
词语分解
- 犬马的解释 .狗和马。《书·旅獒》:“犬马非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特指良狗名马。引申为玩好之物。《孟子·梁惠王下》:“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东观汉记·北海敬王睦传》:“大夫其对以孤袭爵以来,志意衰惰
- 疾的解释 疾 í 病,身体不舒适:疾病。目疾。残疾。讳疾忌医。 一般的痛苦:疾苦。 疼痛:疾首蹙额。 恨:疾恶如仇。 古同“嫉”,妒忌。 弊病,缺点:“寡人有疾”。 快,迅速:疾步。疾走。疾进。疾驰。疾足先得。
网络扩展解释
“犬马之疾”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主要用于自谦地表达自己患病。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谦称疾病:该成语字面意为“犬马(低贱动物)的疾病”,实际是古人自谦的说法,指自己的病痛微不足道或需暂时搁置事务。
- 中性色彩:不含褒贬,仅用于委婉表达身体状况,常见于书面或正式场合。
2.出处与文献
- 最早记载:出自东汉张衡的《东京赋》:“值余有犬马之疾,不能究其精详。”
- 其他用例:如《梁书·刘峻传》中“余有犬马之疾,溘死无时”,以及清代姚鼐书信中的引用。
3.语法与用法
- 结构:偏正式短语,常作宾语使用(例:“有犬马之疾”)。
- 适用场景:多用于古代文人书信、奏章等,现代使用较少,需注意语境适配性。
4.示例扩展
- 古代语境:苏轼在《谢除龙图阁学士表》中亦用此语表达病况,体现谦逊态度。
- 现代参考:可用于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中,增强语言的历史厚重感。
“犬马之疾”体现了古代汉语的谦辞文化,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委婉含义。如需查看更多文献用例,可参考《汉典》或《东京赋》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犬马之疾
犬马之疾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友谊深厚、同甘共苦的关系。这个成语是由“犬”、“马”和“之”三个字组成的。
拆分部首和笔画
“犬”字的部首是犬,共有四画;“马”字的部首是马,共有十一画;“之”字的部首是一,共有三画。
来源
犬马之疾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九年》中,是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它的意思是朋友间情义深厚,如同犬马一样的忠诚和无私。
繁体
犬马之疾的繁体字为「犬馬之疾」。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犬”字的写法是“犭犬”,“马”字的写法是“馬”,“之”字的写法是“之”。这些古代汉字的形态和现代有所不同。
例句
他们两个真是犬马之疾,互相帮助,互为精神支柱。
组词
犬马之交、情同手足、患难与共、同甘共苦
近义词
情同兄弟、同舟共济、生死之交
反义词
人心隔肚皮、疏远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