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寒暑的意思、寒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寒暑的解释

(1) [cold and warm]∶气候的冷和热

寒暑表

(2) [winter and summer]∶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

经历了几十个寒暑

详细解释

(1).寒冬暑夏。常指代一年。《易·繫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诗·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高亨 注:“此句指……已经过一个寒暑,即一年。”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二:“岁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 宋 王得臣 《麈史·序》:“予年甫成童,亲命从学於京师,凡十閲寒暑,如窃一第。” 郭小川 《夜进塔里木》诗:“三五九旅哟,一别二十寒暑。”

(2).冷和热;寒气和暑气。《左传·襄公十七年》:“吾儕小人皆有闔庐以避燥湿寒暑。”《荀子·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乌铜提研》:“铸金为觚,提携颠倒。时措之宜,发於隐奥。寒暑燥湿,不改其操。”《红楼梦》第九九回:“ 贾母 等一则怕他招受寒暑,二则恐他睹景伤情。”

(3).指彼此问候起居寒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张 遂诣 刘 , 刘 洗濯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 唐 韦应物 《相逢行》:“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

(4).犹言翻脸。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四凶》:“﹝ 刘子振 ﹞尤好陵轢同道,詆訐公卿。不耻干索州县,稍不如意,立致寒暑;以至就试明庭,稠人广众,罕有与之谈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寒暑是汉语中表示气候更替与时间流转的双音节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自然现象指代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寒暑”为“寒冷的冬季与炎热的夏季”,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此义强调气候的极端变化,常见于描述季节规律。

二、时间计量单位

《汉语大词典》指出,“寒暑”可引申为“一年”,如“三度寒暑”即指三年。这一用法源于古代以冬夏循环标记年岁,体现农耕文明对自然周期的依赖。

三、人生境遇象征

在文学语境中,“寒暑”常隐喻人生际遇的顺逆,如“历经寒暑,方知冷暖”。此类表达通过气候对比,传递对生命体验的哲思,见于古典诗词与现代散文。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寒暑”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指气候的冷热变化

表示气温的寒冷与炎热,常用于描述自然界的温度差异。例如“寒暑表”(即温度计)这一工具用于测量气温变化。这一含义在《左传》《荀子》等古籍中也有体现,如“避燥湿寒暑”强调对冷热环境的适应。

二、代指时间的推移

  1. 季节更替:以“冬夏”代指一年,如“经历十五个寒暑”表示过了十五年。
  2. 文学意象:在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岁月流逝。例如《易经·繫辞下》中“寒暑相推而岁成”,以及陆机诗句“寒暑忽已革”,均通过季节交替表达时间循环。

其他用法

经典引用

《诗经·小雅》中“载离寒暑”、《红楼梦》中“招受寒暑”等均体现了该词在文学与日常中的灵活运用。

“寒暑”既具自然现象的描述功能,又承载了时间与人文的双重象征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货商店邦客踩估蚕衣剗夺长吟谄施成和尘烟初度代谢洞洞灟灟风尚桂蠹海琛盍如画描黄麞会儿贱丐进饍劲士锦衣酒令拘略开场白可欺烂柯樵缧缧离房丽女龙门点额蛮府旁死霸漂凌飘焉屏鄣朴实无华谱主潜语青草峒情禅劝业场躯体圣籍沈蓝收审树盖水栅薮中荆曲汤饼筵痛矫棁藻汶阳川无为自成雾眼闲拔相惊伯有跣跳锡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