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禀服的意思、禀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禀服的解释

犹敬服。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二表》:“凡百将佐,无不稟服。”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其为人倔强难化如此,始焉不肯低头,而终也遂尔稟服师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禀服是由“禀”与“服”组合而成的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分解为以下两点:

一、从构词法分析: “禀”本义为“承受、领受”,《说文解字》解释为“禀,赐谷也”,引申为接受上天的赋予或上级的指令;“服”则包含“顺从、信服”之义,《尔雅·释诂》注“服,事也”,指对权威的服从状态。二字结合构成“禀服”,指接受指令并诚心服从的行为。

二、文献用例溯源: 该词可见于古代政令文书,如《宋会要辑稿》载“州县官吏禀服朝命,施行无怠”,此处特指官员恪守朝廷政令。在礼制文献《大明集礼》中亦有“百官禀服,各司其职”的记载,强调职分内的遵从关系。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整理本)
  3. 宋会要辑稿(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禀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bǐng fú,其核心含义是敬服、心悦诚服地顺从。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词义
    “禀”原指向长辈或上级报告(如“禀报”),引申为“承受、领受”;“服”指服从、信服。组合后,“禀服”强调对他人的命令、意见或权威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服从。

  2. 历史文献中的使用

    • 宋代范仲淹在《让观察使第二表》中写道:“凡百将佐,无不稟服”,指将领们对上级的决策完全信服。
    • 明代李贽在《复邓石阳书》中提到某人“始焉不肯低头,而终也遂尔稟服师事”,描述了一个人从抗拒到最终心悦诚服的过程。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对权威、师长或德高望重者的态度,强调主动的、非强迫的顺从,如“下属禀服领导决策”“弟子禀服师长教诲”。

  4. 近义词与辨析

    • 服从:仅强调行为上的遵从,未必包含内心认同。
    • 敬服:更突出钦佩与尊重,与“禀服”含义接近,但“禀服”隐含“接受并执行”的主动性。

总结来看,“禀服”不仅指表面顺从,更强调内心的认可与尊重,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正式语境中。

别人正在浏览...

传歌打手定婚饾凑方案佛兰西附众革新能手乖亲旱歉嘿尔鸿都皇孋环中绘摹假宁兼容并蓄教言加膝坠渊金吾举国一致开疆辟土克辰客运老拳雷骨两半劣撅劣兄菱歌礼遇笼绊笼莺缪盭末货默谏牵红潜化樵女窍中庆贺趋势曲突徙薪润色先生胜侣勝事申送深玄疏涤数据流计算机数奇太山石敢当糖精田闾晚禾乡请小市小微谢草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