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舂米汲水。《北史·列女传·泾州贞女儿氏》:“家贫,常自舂汲,以养父母。”
"舂汲"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古雅的合成词,由"舂"和"汲"两个动词组成,其核心含义可分解为:
舂:指用杵臼捣去谷物外壳的加工动作。《说文解字》载:"舂,捣粟也",例如《诗经·豳风》中"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即暗含舂谷为食的劳作场景。
汲:指从井中取水的行为。《周礼·考工记》注:"汲,引水于井也",如《庄子·至乐》所述"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形象描绘了古人日常取水活动。
二字连用后,"舂汲"在古文献中多指代粮食加工与水源获取这两项基础生存劳作,例如清代《日知录》提及"民以舂汲为生业",展现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图景。该词亦可引申为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代称,如《农政全书》载"舂汲之务,民命所系"。
(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济南出版社1993年出版)
“舂汲”是一个汉语词汇,由“舂”和“汲”两个动作组合而成,具体含义及解释如下:
该词多见于古籍,反映古代农业社会对体力劳动的重视,以及女性在家庭劳作中的角色(如《北史》中记载的贞女故事)。
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强调传统生活方式或艰苦朴素的精神。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相关扩展,可参考《北史》等文献,或查询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按兵柏舟拨房采珠春兰秋菊代人说项单毫耽淫刀柄丁快耳背防堵烦怀笵埴飞鹰走犬风中秉烛粉昆附笔敷布覆军鼓翰寒浆黑氯土贺燕鸿渥花乳石匠笔奖赏节衷跻陵鸡鸣候旦久归道山镌改坎坷联界利不亏义美观密陈秘画明子能术逆揣腻友侵陵羣流肉声上江声名赫奕顺次四果夙爱通润抟丸外语系五大夫城诬洿无盐陷敌相首嚣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