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称年少而才智出众者。《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肃 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父老咸曰:‘ 鲁氏 世衰,今乃生狂儿。’” 清 钱谦益 《茅止生挽词》诗之三:“一麾万石齓髫时,指囷英风更让谁?若使 江 东无伯业,也应 鲁肃 是狂儿。”
“狂儿”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权威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狂儿”指年少而才智出众的人,带有褒义色彩。其中“狂”并非指疯狂,而是形容才智超群、不拘常规;“儿”则强调年轻或晚辈身份。
典故来源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的记载:鲁肃年少时因体貌魁梧、善出奇计,被乡人称为“狂儿”,感叹“鲁氏世衰,今乃生狂儿”。
后世用例
清代钱谦益在《茅止生挽词》中写道:“若使江东无伯业,也应鲁肃是狂儿”,延续了该词对英才少年的称颂用法。
现代适用性
该词属于古汉语范畴,现代语境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仿古创作中。
建议:若需更完整的历史文献例证,可查阅《三国志》及钱谦益诗集的原文。
狂儿,是一个汉字词语,包含两个字,分别是“狂”和“儿”。下面将对其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方面的解释。
拆分部首:犭(犬部) + 儿(人部)
拆分笔画:狂(犭 + 5) + 儿 (人)
“狂儿”这个词语来源于古代汉语。当中,“狂”一词本义是指野性,形容猛兽肆意奔跑的样子;而“儿”则表示小的意思。
在繁体中文中,狂儿同样为“狂儿”。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狂儿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
1. 他放学后象狂儿一样奔跑回家。
2. 这只小狗看到主人回家后,高兴地摇着尾巴,狂儿似的跑来。
狂乱、狂奔、狂风、狂暴等。
疯狂、狂热、狂野等。
稳定、冷静、文静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