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款边的意思、款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款边的解释

犹款塞。《新唐书·韦皋传》:“又明年, 云南 款边求内属,约 东蛮 鬼主 驃傍 、 苴梦衝 等絶 吐蕃 盟。”《新唐书·突厥传上》:“ 高丽 大酋 高拱毅 ,合万餘帐相踵款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款边”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其含义需结合“款”与“边”二字的本义及引申义来理解。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古籍用例的详细解释:

  1. “款”的核心含义:

    • 本义与常用义: “款”字本有“诚恳、真诚”之意(如“款待”、“款留”),引申为“缓慢”(如“款步”),也指“条文、项目”(如“条款”)、“钱财”(如“款项”)等。
    • 在边疆语境中的特殊义: 在涉及边疆、民族关系的语境中,“款”常指“归顺、投诚、求和”或“议和、通好”的行为。例如“款塞”指外族前来通好或归附,“纳款”指归顺、投降。
  2. “边”的含义:

    • 指“边疆”、“边境”、“边界”地区。
  3. “款边”的合成词义:

    • 字面直解: “款”作用于“边”,即指在边疆地区发生的“归顺”、“求和”、“通好”等行为或状态。
    • 具体释义:
      • (外族)归顺、依附于边境: 指边疆外的民族或政权前来归附,表示臣服或寻求和平相处。这是最核心的含义。
      • (朝廷)怀柔、安抚边疆: 指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或民族采取安抚、招纳的政策,使其归顺。
      • 边疆和平通好(的状态): 指边疆地区实现了和平、通商、往来的和睦状态。
  4. 古籍用例佐证:

    • 虽然“款边”作为固定词组直接出现的频率不如“款塞”高,但其含义可以从相关语境中清晰体现。例如:
      • 《宋史》等史书中: 常有描述少数民族首领“率众款边”或某地“款边内附”的记载,明确指归顺、投靠边境官府或朝廷。参见《宋史·列传·外国》等篇章(具体卷数需查证,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
      • 北宋《武经总要》: 作为古代重要军事著作,其中在论述边防策略时,会涉及如何应对“款边”之众(即前来归附的边民或部族)。参见《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五·边防》等章节(具体卷数需查证,可参考中华书局或其他权威出版社版本)。
    • 在这些用例中,“款边”的核心意思就是(外族)到边境地区来表示归顺、依附或求和。

“款边”是一个历史色彩浓厚的词汇,主要应用于古代文献,特别是史书和边防著作中。其核心含义是指边疆外的民族或政权前来边境地区归顺、依附,或指由此形成的边疆和平通好状态。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中央政权与边疆民族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模式。

网络扩展解释

“款边”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一、基本释义

读音:kuǎn biān
来源:出自《新唐书·韦皋传》《新唐书·突厥传上》等史书。
核心含义:指边疆部族或国家主动归附中原王朝,表达和平、臣服之意,与“款塞”(到边关表示归顺)意义相近。例如:


二、延伸解析

  1. 历史背景
    在唐代,“款边”多用于描述边疆民族通过外交手段与中原王朝建立联系,如进贡、结盟等。例如,东蛮鬼主与吐蕃绝盟后归附唐朝,即属于此类事件。

  2. 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提到“款边”可指“物品的边缘修饰”或“事物的最后部分”,但这一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基于字面的引申解释。


三、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新唐书》《汉典》等权威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阿棃姨拔本塞原邦图楚鬓撺鼓儿搭接忉怛倒运达政焚销福庇狗咬耗子夬夬国门黑妆河满子贱视焦恻较准界会鞠讻刻深可心夸奇窥牖小儿略玃量能授官连环扣零败沦化论辑罗圈揖梦景命诸侯泌瀄目连嗐头募人出首内宾浅耕青苗法轻恌认透乳穴三亡赏监生计剩醉十才子尸鸠之平石墨施张水利工程唐人碳酸土狗涂塈小钱柜霞缨下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