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拔本塞原的意思、拔本塞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拔本塞原的解释

(1) [abandon sources] 拔掉树根,堵塞水源。比喻自毁灭根本

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 狄,其何有余一人。——《左传》

(2) 后亦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我们现在的要求,难道不应该从拔本塞源做起吗?——郭沫若《为“五卅”惨6*案怒吼》

详细解释

亦作“ 拔本塞源 ”。1.比喻背弃根本。《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晋书·慕容垂载记》:“大夫死王事,国君死社稷,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復多云。”《北齐书·段韶传》:“ 尒朱 狂狡,行路所见,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邙山 之会,搢绅何罪,兼杀主立君,不脱旬期,天下思乱,十室而九。”

(2).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旧唐书·李绅传》:“ 张又新 等谋逐 绅 ……众问计於 遇 。 遇 曰:‘上听政后,当开 延英 ,必有次对官,欲拔本塞源,先以次对为虑,餘不足恃。’羣党深然之。” 明 王廷相 《与彭宪长论学书》:“﹝ 董子 ﹞惜非命世之才、之识,亦不能拔本塞源,使 仲尼 之道独昭日星之天也。” 清 林则徐 《致沉鼎甫函》:“窃念 则徐 自戌冬被命以来,明知入於坎窞,但既辞不获免,惟有竭其愚悃,冀为中原除此巨患,拔本塞源。” 郭沫若 《盲肠炎·为“五卅”惨6*案怒吼》:“‘五卅’的诸位烈士,给了我们一声警钟,使我们翻然醒悟了起来。我们现在的要求,难道不应该从拔本塞源做起吗?”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拔本塞原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拔本塞原"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语成语,其释义与用法如下:

一、本义解析

"拔本塞原"字面指拔除树根,堵塞水源("本"指树根,"原"通"源",指水源)。语出《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此处比喻从根本上破坏生存基础,导致毁灭性后果。

二、引申义与核心内涵

该成语引申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彻底消除祸患。强调从源头入手断绝根基,如宋代程颢《论十事札子》所述:"拔本塞源,救时之弊"(《二程集》),指铲除弊端根源。《汉语大词典》释义为:"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

三、语法特征

四、经典用例

  1. 历史文献:

    《晋书·慕容垂载记》:"欲拔本塞源,剪除凶丑",指彻底铲除祸乱。

  2. 现代应用:

    形容反腐行动时,强调需"拔本塞原,构建长效机制"(《人民日报》时评用语),突显制度性治理。

五、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左传译注》(中华书局)
  4. 《成语源流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应用示例:解决环境问题需"拔本塞原",通过立法限制工业污染源头,而非仅治理表层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拔本塞原”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读音与写法


二、释义

  1. 核心含义

    • 背弃根本:比喻舍弃事物的根基或本质,带有贬义色彩。例如《左传》中“裂冠毁冕,拔本塞原”即表达对根本的破坏。
    • 铲除根源:指从源头消除问题,多用于负面事物。如《汉典》解释为“防患除害要从根本消除”。
  2. 引申意义

    • 可指对叛逆、忘本行为的批判,或强调解决问题的彻底性。

三、出处与典故


四、用法与结构


五、例句参考

  1. 古文例:
    “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左传》)
  2. 现代例:
    “解决环境污染,需拔本塞源,而非表面治理。”(引申用法)

该成语兼具“破坏根本”与“根除问题”的双重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其历史渊源深厚,现代多用于强调彻底解决问题的态度或批判忘本行为。

别人正在浏览...

逼蹙碧螺蟾吻乘干成裹穿窬初名触目经心登基典藻蠹蝎堵心饭稻悱怨风颜股抃诃逐诲殖火鼠江心补漏汲古阁本橘奴夸多斗靡枯荑莱国两苏龙圆漏刃懋敬民狱木樨南栈道弄令偏乡僻壤慊苦启丐秋汉悛悟惹翻惹是非骚笔杀鷄吓猴膳部纔属山趾身高生事盛旨饰非文过守牧书学嗣训随园通乱萎黄相伤霞巘犀伻喜果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