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固的意思、闭固的详细解释
闭固的解释
犹禁止。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河北 盐法, 太祖皇帝 尝降墨勑,听民閒贾贩,唯收税钱,不许官榷。其后有司屡请闭固。”
词语分解
- 闭的解释 闭 (閉) ì 关,合:封闭。闭门。闭合。闭关锁国。闭门思过。闭月羞花。 结束,停止:闭会。闭幕。闭市。 堵塞,不通:闭气。闭塞(?)。 姓。 关合开睁 笔画数:; 部首:门; 笔顺编号:
- 固的解释 固 ù 结实,牢靠:坚固。稳固。巩固。凝固。加固。 坚定,不变动:固执。固定。固本。 本,原来:固有。固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 鄙陋(见识浅少)。 姓。 笔画数:; 部首:囗;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闭固"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层核心含义,分别指向物理状态和性格特征:
一、指封闭坚固,难以开启或攻破
- 释义: 形容事物封闭严密、结构牢固,不易被打开、破坏或侵入。
- 出处与书证:
- 此义项可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左传》中虽无直接“闭固”连用,但“闭”有封锁之意,“固”有坚固之意,组合起来自然引申为此义。后世常用以形容城池、关隘、门户等。如形容城门紧闭、防守严密的状态。
- 更直接的例证可在《后汉书》等史籍或历代军事、地理著作中找到对关塞、堡垒“闭固”状态的描述。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均收录此义项。
- 例句: “城门闭固,敌军久攻不下。”
二、指性格固执,思想封闭,难以变通
- 释义: 形容人性格顽固、思想闭塞,拒绝接受新事物或他人意见,坚持己见,不通达。
- 出处与书证:
- 此义项同样源远流长,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或处世态度。古代文献中常用来批评那些墨守成规、不肯接受新思想的人。
- 在儒家经典及后世文集中,常可见对“闭固”之性的批评,强调为学、修身需避免此病。如宋明理学著作中常论及心性修养,反对“闭固不通”。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均收录此义项。
- 例句: “其人性情闭固,听不进旁人劝诫。”
“闭固”一词兼具描述物理状态的“封闭坚固”与描述性格特征的“固执封闭”双重含义。其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所指。该词体现了汉语词汇通过组合基本字义(闭+固)形成复合词以表达更丰富、抽象概念的特点。
网络扩展解释
“闭固”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禁止”,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政策语境中。以下为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 含义:指官方或权威机构对某些行为实施禁令或严格限制。
- 构词解析:
- 闭:原指关闭、封闭,引申为阻断;
- 固:意为坚固、稳固,此处强调禁令的严格性。
文献用例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记载:“河北盐法,太祖皇帝尝降墨敕,听民閒贾贩,唯收税钱,不许官榷。其后有司屡请闭固。”
此例中“闭固”指官员多次请求禁止民间盐商自由贩卖,恢复官方专营制度。
近义与关联词
- 深闭固拒:成语,形容坚决拒绝或严格禁止(如提到“深闭固拒这类思想”)。
- 官榷:官方垄断经营,与“闭固”常出现在同一政策语境中。
使用注意
-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用于历史文献或特定学术讨论。
- 部分网页(如)提及的现代例句(如“管理者关闭、固守方式”)属于引申用法,需结合语境理解。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梦溪笔谈》或权威历史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蒲跋履山川瘢疵闭关絶市补报抄查插言城建叱辱处决春蚁大本曲大服贷券奠馈堆积发性非分之财盖世干乱革易光朗朗鬼剃头諕煞华焕花栲栲儿花腮火光冲天见天日解带矜急金门步进退失措絶迹两甄联绵字哩溜歪斜陵逼密谟缗緜盘云盆子破家县令锵铿奇拜秋轴人火饰吏説不来松菊缘同床异梦玩绎诬陷香火钱享乐香稌小寒小舞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