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据恃的意思、据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据恃的解释

凭仗。《元典章·圣政二·霈恩宥》:“据恃巢险,出没不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据恃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据”和“恃”两个动词组合而成,核心含义指凭借、倚仗某种力量或条件,常带有有所依仗而行事的意味。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字义分解与构词逻辑

  1. 据(jù)

    本义为依靠、凭借。《说文解字》释为“杖持也”,引申为占据、依据。

    例:

    “据理力争”(凭借道理竭力争辩)。

  2. 恃(shì)

    本义为依赖、倚仗。《说文解字》注:“赖也”,强调对某事物的依靠心理。

    例:

    “恃才傲物”(倚仗才能轻视他人)。

据恃二字同义复用,强化“凭借依仗”的动作与心理状态,常见于古代文献。


二、古籍用例与语境分析

  1. 《左传·襄公十八年》:

    “齐侯恃险而不设备,楚人据山以逼之。”

    此处“恃险”与“据山”对举,分别指齐侯倚仗地形险要、楚军占据山地优势,体现“据恃”的战术依仗义。

  2.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卓据恃兵威,僭盗神器。”

    指董卓凭借武力威势篡夺皇权,含贬义色彩,暗示滥用强权。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为“凭恃;倚仗”,强调以某种条件为资本行事。

    例证:

    “据恃山河之固,拥兵自重。”(《资治通鉴》注)。

  2. 《王力古汉语字典》:

    归入“同义复合词”,释义为“依赖、凭借”,多见于先秦两汉文献。


四、现代使用与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据恃”已非常用词,多被“凭借”“倚仗”“依赖”等替代,但仍在历史、文学研究中保留。其隐含的强势依仗或过度自信的贬义倾向(如“据恃武力”)值得注意。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0卷,第128页。
  2. 《左传译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
  3. 《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版。
  4.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21页。

网络扩展解释

“据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搜索结果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据恃(拼音:jù shì)指“凭仗、依靠”,通常用于描述凭借某种优势或条件行事。例如《元典章·圣政二·霈恩宥》中的例句:“据恃巢险,出没不常。”

二、构成分析

  1. 据:有“依靠、占据”之意,如“据险固守”;
  2. 恃:意为“依赖、倚仗”,如“有恃无恐”。
    两字组合后,词义叠加,强调通过某种依仗达成目的。

三、用法与语境

四、相关扩展

若需进一步了解“据”和“恃”的单独释义或更多古籍用例,可参考《元典章》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败井颓垣白纻报导标题比翼连枝波潮布护裁紩尝麦触目皆是初起代代花丹荑得玑颠末电视剧东索惰慵伐木法像分断光出律规矩绳墨过程河夫拫抑鸿序皇化潢漭画阵虎皮宣翦刀草减轻较别缉林林君子卫咔叽旯旮雷行疗法梅黬抹泪揉眼品竹调丝锵鎯浅海亲狎篛篷三周数黄道黑送气酸母泰孃坦易天价渟潦偷弛头癣吞声饮泣无了根蒂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