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深的本源。 唐 张说 《享太庙乐章·光大舞》:“肃肃艺祖,滔滔濬源。有雄玉剑,作镇 金门 。” 唐 权德舆 《祭李处士文》:“居易处厚,中明外宽。发於濬源,激为清澜。”
“濬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jùn yuán(注音:ㄐㄩㄣˋ ㄩㄢˊ),以下是详细解释:
“濬源”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本中,强调对根源的追溯与重视,具有文化意蕴。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唐代诗文注解。
《濬源》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挖掘水源,开凿水道。在古代,人们常常利用濬源的方式来寻找和利用水资源。
汉字《濬源》由“氵”和“春”两个部首组成。
“氵”是水部首,表示与水相关的意思。
“春”是对应字义的意思,表示水涌出来的样子。
《濬源》一共包含11个笔画。
《濬源》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水利工程中。在古时候,人们为了获取水资源,会利用濬源的方式来开凿水道,使得水源能够流通,更好地供应给人们使用。
《濬源》的繁体字为「濬源」。
在古时候,「濬源」这个词的汉字写法并不完全一样。例如,有些古籍中的写法是「浚源」。尽管写法有所不同,但字义和意思相同。
1. 为了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农民们濬源开凿了一条渠道。
2. 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用水,因此政府决定濬源扩大供水能力。
1. 濬河:开凿河道。
2. 濬井:挖掘水井。
1. 疏通:通畅水道,使水流更顺畅。
2. 开挖:开掘、开凿。
1. 堵塞:阻塞水道,使其无法通畅。
2. 封闭:关闭、堵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