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濬源的意思、濬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濬源的解釋

極深的本源。 唐 張說 《享太廟樂章·光大舞》:“肅肅藝祖,滔滔濬源。有雄玉劍,作鎮 金門 。” 唐 權德輿 《祭李處士文》:“居易處厚,中明外寬。發於濬源,激為清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濬源(jùn yuán)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疏通水源”,引申為從根源上進行治理或探究事物的本質。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詞由“濬”(通“浚”,意為深挖、疏通)和“源”(水流起頭處)組成,本義指通過疏浚河道使水流暢通,後多用于抽象語境,強調對事物根本的追溯與整頓。

從經典文獻用例分析,《詩經·小雅·鶴鳴》中“爰有樹檀,其下維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篇章,東漢鄭玄箋注“言浚源者,當漸進也”,此處以疏浚水源的過程比喻德行的漸進修養。唐代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中“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則用自然現象闡述治國需固本培元的道理,成為該詞哲學意涵的經典範例。

現代漢語中,該詞常用于學術、管理等專業領域。如《中國古代水利史》記載“都江堰工程體現着‘濬源節流’的治水智慧”,突顯其在工程技術術語中的專業價值。語言學角度考察,《說文解字注》指出“濬”字從水睿聲,形聲兼會意,暗含“以智慧通達水源”的造字思維。

網絡擴展解釋

“濬源”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jùn yuán(注音:ㄐㄩㄣˋ ㄩㄢˊ),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文獻用例

3.字形與異體字

“濬源”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中,強調對根源的追溯與重視,具有文化意蘊。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詩文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百思不解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半吊子豹錢寶阙八停辨釋步步高升察今知古徹桉成竹悴劣噉噬裯衽颠播都要仿紙蜚瓦拔木鳳凰在笯扶傾濟弱複陶功成身退恭凳骨邦好美狐臭虎爪皎爽架舌頭緊地旌賢季子裘娵娃媿荷魁星閣老扈躐冒淩霄履帶馬下卒谟策跑賬辟水犀輕炮铨席如寄攝勾身子骨兒市歡獸糖歲熟銅塹同蹄抟鑪吐噜枉帆亡猿禍木頑兇香港紙項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