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意味深长,富有文采。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一·赐外国诗》:“盖封外国山者凡四见,皆出睿製诗文,以炳耀夷裔,且词旨雋蔚,断非视草 解 杨 诸公所能办。”
“隽蔚”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解析
“隽蔚”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包含两方面:
才智出众,卓尔不群
形容人才华超群、思想深邃。例如:“其文思隽蔚,自成一家”指文章思想深刻且文采斐然。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文辞华美,意境深远
多用于评价文学作品语言精妙、意蕴丰富。如:“词章隽蔚,读之如饮醇醪。”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语义演变与用法
古义溯源:
“隽”本义指鸟肉肥美,引申为“出众”(《说文解字》);“蔚”表草木茂盛,后衍生为“文采华盛”(《文心雕龙》)。二者结合后,强化了才华与文采的双重内涵。
来源: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
现代应用:
当代多用于学术或文学评论,如“隽蔚之风”形容作品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美感,常见于对经典文献、诗词的评析。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权威引用示例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评《史记》:“叙事隽蔚,史家之极则”,凸显其叙事精炼而意蕴丰厚的特质。此例印证了该词在经典文本中的实际运用。
来源: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华书局,1985年整理本。
结语
“隽蔚”作为评价性词汇,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双重标准,适用于描述人、文、事三者中卓越而富有深意的特质,是汉语高度凝练的审美表达。
“隽蔚”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ùn wèi(部分资料中“蔚”也标注为wěi,但根据多数文献及历史用例,更倾向于wèi的发音)。以下是详细解释:
由“隽”和“蔚”两字组成:
文学艺术中的运用
指作品语言精妙、意境深远。例如明代沈德符在《野获编》中提到“词旨雋蔚”,形容诗文词句高雅且内涵丰富,非普通文人所能及。
气度与才华的体现
可形容人的气度高雅、才华横溢,如“隽蔚之才”。
作为名字的寓意
若用于人名,“隽”象征聪明出众,“蔚”则寓意文采或生命力旺盛,整体表达智慧与修养兼具。
“蔚”在“蔚县”(地名)中读yù,但“隽蔚”一词中固定为wèi。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野获编》等古籍原文。
百日粮罢倦班固毕给敝坏钗钏尘表叨滥大同小异攧屑雕楹碧槛琱琢短递对日俸帖枫子巩殿工业産品呱呱堕地合从花雕隳颠简罢见老较塲交当焦金流石交际舞嘉致菁华究明酒罃子宽定宕窥觎灵和殿緑头巾汨罗缗钱墨客末途农圃庆问少叙盛事饰智收录授与霜髯肃敬袒开天涯咫尺穨毁外强卧榻县城详览闲脱小阿哥小戾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