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才德杰出的人。《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孔 传:“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祖玄孙之亲。” 孔颖达 疏:“ 郑玄 云,俊德,贤才兼人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机务餘闲,欲习佛法,令於僧中推一俊德。时诸僧徒莫敢应命。”
(2).美德。 汉 王充 《论衡·程材》:“ 尧 以俊德,致黎民雍。”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材,蓄雄刚之俊德。”
“俊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核心层面解析:
才德杰出的人
源自《尚书·尧典》中“克明俊德,以亲九族”,指通过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贤士来促进家族和睦。如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推一俊德”,即推崇贤能之士。
美德
汉代王充《论衡·程材》中“尧以俊德,致黎民雍”,此处的“俊德”指高尚的品德,强调道德修养对社会的影响。
名字寓意
作为人名时,“俊”既指才智出众(如“俊杰”),也形容外貌清秀;“德”则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心怀仁善的品质。组合后寓意才智与品德并重,象征善良、仁爱、意志坚定。
成语化用法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视为成语,形容人“才华与道德兼备”,例如:“罗俊德创作作品近千件”,此处既含名字,也暗合其才能与品行的双重含义。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姓名案例,可参考上述来源。
《俊德》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道德。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俊”和“德”。
“俊”的部首是人字旁,它有9个笔画;“德”的部首是彳字旁,它有7个笔画。
《俊德》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和传统思想。它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为「俊德」,是指那些品德高尚、道德优秀的人。
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仍然是「俊德」。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在古时候,汉字「俊德」的写法中的“俊”字可能会拆分成“⺅+又”,而“德”字可能会拆分成“彳+心”。
1. 他的言行举止都展现出了他的俊德。
2. 他因为他的俊德而受到了大家的敬重。
1. 俊才:指聪明才华出众的人。
2. 俊美:指相貌美丽、英俊潇洒的人。
1. 高尚:指品德崇高、行为端正的意义。
2. 优秀:指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出众的意义。
1. 卑劣:指品德恶劣、行为下流的意义。
2. 恶劣:指品德低俗、行为不端的意义。
阿鼻地狱半夜吵包子乘干触景辞诉摧陷徂谢打交对达庄雕飕斗格沸溢飞鹰走马風高風輪粪清附呈梗子禾杈黑光鸿纷回舟兴江天一色季会晋阳关口弦老婆娘连枝共冢笼头卯困昧谷猛火油民防末上某时沐露梳风贫丁贫静悄悄冥冥巧舌头奇日人亡家破容积戎菽闪神儿诗主岁雄堂馔桃叶天眷崴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瓦砚苇薄五祀香罗木笑咧咧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