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持的意思、拘持的详细解释
拘持的解释
挟制。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四》:“ 望之 自奏:‘职在总领天下,闻事不得不问,而为 延寿 所拘持。’”《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 万纪 性褊,专以刻急拘持 祐 ,城门外不听出,悉解纵鹰犬,斥 君謩 、 猛彪 不得见 祐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异犬》:“恶少皆笑而不答,但相与拘持之。”
词语分解
- 拘的解释 拘 ū 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 限,限制:拘束。拘谨。不拘小节。 固执,不变通:拘泥。拘礼。拘迂。 拘 ō 遮蔽:“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 笔
- 持的解释 持 í 拿着,握住:持笔。持枪。持牢(把稳)。 遵守不变:坚持。持久。持操(保持节操)。持之以恒。 主张,掌管:主持。持平。持国。持重。持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对待,处理:持身(对待自己)。持盈。持
专业解析
"拘持"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文言词汇,现代汉语词典中较少单独收录。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古文献用例中分析得出:
一、字义解析
- 拘:本义指逮捕、限制、束缚。《说文解字》:“拘,止也。” 引申为拘泥、不知变通。
- 持:本义指握住、拿着。《说文解字》:“持,握也。” 引申为掌控、维持、坚持。
二、词汇含义
综合“拘”与“持”的含义,“拘持”主要表示:
- 拘捕并控制:指强行捉拿、扣押并加以控制。这是其最核心、最具体的含义。
- 例:《汉书·王莽传下》:“莽遣使者分赦城中诸狱囚徒,皆授兵,杀豨饮其血,与誓曰:‘有不为新室者,社鬼记之!’ 更始将军史谌将度渭桥,皆散走。谌空还。众兵发掘莽妻子父祖冢,烧其棺椁及九庙、明堂、辟雍,火照城中。或谓莽曰:‘城门卒,东方人,不可信。’ 莽更发越骑士为卫,门置六百人,各一校尉。 戊申,城中少年朱弟、张鱼等恐见卤掠,趋讙并和,烧作室门,斧敬法闼,呼曰:‘反虏王莽,何不出降?’ 火及掖庭承明,黄皇室主所居也。 莽避火宣室前殿,火辄随之。宫人妇女啼呼曰:‘当奈何!’ 时莽绀袀服,带玺韨,持虞帝匕首。天文郎桉栻于前,日时加某,莽旋席随斗柄而坐,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莽时不食,少气困矣。 三日庚戌,晨旦明,群臣扶掖莽,自前殿之渐台,欲阻池水,公卿从官尚千馀人随之。 王邑昼夜战,罢极,士死伤略尽,驰入宫,间关至渐台,见其子侍中睦解衣冠欲逃,邑叱之令还,父子共守莽。军人入殿中,呼曰:‘反虏王莽安在?’ 有美人出房曰:‘在渐台。’ 众兵追至,围数百重。台上亦弓弩与相射,稍稍矢尽,短兵接。王邑父子、䠠恽、王巡战死,莽入室。下餔时,众兵上台,商人杜吴杀莽,取其绶。校尉东海公宾就,故大行治礼,见吴问绶主所在。曰:‘室中西北陬间。’ 就识,斩莽首。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公宾就持莽首诣王宪。宪自称汉大将军,城中兵数十万皆属焉;舍东宫,妻莽后宫,乘其车服。” 其中虽未直接出现“拘持”,但所述场景(如追捕、围困、斩杀王莽)体现了“拘捕控制”之意,类似语境常用“拘执”、“收持”等词。
- 拘泥地坚持/固执地持有:指死板地固守某种观念、做法或事物,不知变通。此义项在现代汉语中更为罕见,多被“拘泥”、“固执”等词替代。
三、使用与辨析
- 现代使用:“拘持”在现代汉语中极少单独使用,其含义基本被“拘捕”、“扣押”、“控制”、“拘禁”、“拘泥”、“固执”等更常用的词语所取代。
- 近义词辨析:
- 拘捕/逮捕:侧重于官方依法捉拿。
- 扣押:侧重于暂时扣留物品或人。
- 拘禁:侧重于限制人身自由。
- 拘泥:侧重于固执于形式或教条,不知变通。
- 拘持:更强调在“拘”(限制)的同时进行“持”(掌控、持有),带有强行控制或固执持有的意味。
结论
“拘持”是一个古语词,主要含义为拘捕并加以控制,或固执地持有(某种观念)。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不再使用,其功能被更具体的词语所分担。理解该词需结合古代文献语境。
主要参考来源:
- 《说文解字》 (对“拘”、“持”本义的权威解释):由东汉许慎编纂,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其学术价值奠定了后世字典编纂的基础。关于其内容可参考权威古籍数据库或相关学术研究。
-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 (对“拘”、“持”及复合词义的收录与解释):这两部大型辞书是收录汉字和汉语词汇最全、释义最详尽的现代工具书之一,包含大量古语词和用例。可在图书馆或专业辞书网站查阅。
- 古代文献用例分析 (如《汉书》等史书中的相关语境):通过分析史书、典籍中出现的类似场景和用词习惯,可以推断“拘持”的具体含义和用法。研究需基于可靠的古籍点校本或专业数据库。
请注意: 由于“拘持”在现代已非常用词,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通常不予收录。以上解释基于古汉语字源、构词法及古代文献语境的推导和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拘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含义为挟制,指用强制手段限制他人行为或自由。以下是详细解释:
-
核心释义
该词强调通过约束、控制等手段迫使他人服从,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例如《汉纪·宣帝纪四》记载:“望之自奏:‘职在总领天下,闻事不得不问,而为延寿所拘持。’” 此处描述官员被他人挟制的场景。
-
古籍用例
-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提到:“万纪性褊,专以刻急拘持祐”,意为通过严苛手段控制他人行动。
- 清代和邦额《夜谭随录·异犬》中“恶少皆笑而不答,但相与拘持之”,也体现了以武力或胁迫限制他人的含义。
-
词义对比
需注意与“拘执”区分,后者指思想固执、不愿变通(如“拘执己见”),与“拘持”的“强制控制”含义不同。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文言语境中。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汉纪》《资治通鉴》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才怜弱备设笔墨畦径勃然不男参战案倡姥车襜惩创辰角蚩尤城疵拙翠杓蹈和颠毛种种蝶影庚偿沟洫瓜瓞绵绵瞶祸玩灾毫巴还清毁舟为杕教会学校搅屎棍计册敬献进种吉阡鸡黍约讥訾局踖开垦夸骜梁木六等流夜汗漏风伦巴昧略面如灰土明人不做暗事暖暖佩印前站岂有此理删约射雕手狮带十夫桡椎太上道君讨小天簧铁锈推目蜕脱瓦散文摊鲜缟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