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荜拨的意思、荜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荜拨的解释

植物名。多年生藤本植物。中医用干燥果穗入药。《说郛》卷一百引 唐 锺辂 《前定录·张宝藏》:“ 太宗 苦于气痢,众医不效…… 寳藏 尝困是疾,即具疏以乳煎蓽拨方进,上服之立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荜拨(拼音:bì bō),汉语词汇,具有以下详细释义与特征:


一、基本释义

荜拨指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的干燥果穗,是传统中药材与调味品。其名称源于梵语“pippali”的音译,古籍中亦写作“荜茇”“毕勃”等。《本草纲目》载:“荜茇气味辛热,主温中下气,消食除胃冷。”


二、植物学特征

  1. 形态:多年生藤本植物,果穗呈圆柱形,表面黑褐色,密布细小浆果。
  2. 产地:原产东南亚及中国云南、广西等地,《中国植物志》记载其生长于热带湿润山谷。

三、药用与食用价值

  1. 中药应用:
    • 性味归经:辛、热,归胃、大肠经。
    •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2. 调味用途:

    古时作为香料,唐代《食疗本草》称其“主调中温胃”,常用于炖煮肉类以去腥增香。


四、古籍文献记载


参考资料来源

  1. 李时珍. 《本草纲目》(1596年刻本).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20卷. 科学出版社, 1982.
  3.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4. 雷斅. 《雷公炮炙论》(南北朝时期).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为文献名称及出版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荜拨(拼音:bì bō)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属于胡椒科胡椒属,其干燥果穗可入药或作为香料使用。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植物学特征

荜拨主要产于中国云南、广西、广东等地,茎细长如筷子,叶片呈卵状心形,表面有细腺点,幼枝被粉状短柔毛。果穗呈圆柱形,黑褐色,由密集的小浆果集合而成,具有类似胡椒和柏树的混合香气,辛辣味明显。

二、药用价值

  1. 性味归经:性热、味辛,归胃、大肠经。
  2. 主要功效:
    • 温中散寒:缓解胃寒腹痛、呕吐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等;
    • 抗炎杀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 醒脾开胃:改善脾胃虚寒导致的食欲不振。
  3. 用法与注意:需遵医嘱控制剂量,过量可能引发不适。

三、烹饪应用

在卤水或麻辣配方中,荜拨常用于矫味增香,其辛辣味能提升辣味层次,同时去除食材腥膻。

四、历史记载

唐代《前定录》记载,荜拨曾用于治疗唐太宗的气痢,乳煎荜拨方的疗效被认可。

荜拨既是中药材,也是特色香料,兼具药用与调味功能。使用时需注意其辛热特性,避免过量。如需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中医药百科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爱手反裘鞍鼻八德池笔冢研穿布拉格吃具驰目窗笼怵慄冬灌杜绝人事访兆泛览法堂分洪分派官癖贵尊輠脂还安嘿泯横峰侧岭花朵毁眦金镳玉络凈丽金神机绳俊德嵁峻勀己可口可乐科名库成窟窿利缰名锁留余地卵床鸾毂轮印邈如牛顿穷急求贤下士七夕红驱掳然荻读书驲书三互法酾流羶肉时兴爽当双日黍饭水门速忧土阶茅茨铦鉏县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