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 族的户籍。《清会典·户部·尚书侍郎职掌五》:“正天下之户籍,凡各省诸色人户,有司察其数而岁报於部,曰烟户。凡户之别,有民户……有 黎 户。”原注:“ 广东 琼州 所属有 黎户 。”参见“ 烟户 ”。
“黎户”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黎户(拼音:lí hù)指黎族的户籍,属于清代户籍分类中的一种。这一术语主要用于描述广东琼州(今海南地区)黎族居民的户籍身份,与“民户”“商户”等并列,属于官方户籍管理制度的一部分。
根据《清会典·户部》记载,清代户籍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民户、商户、黎户等。其中“黎户”特指海南黎族聚居地区的户籍,由地方官员统计后上报至户部。例如:
《清会典》原文:“正天下之户籍……有民户、有黎户。”
原注:“广东琼州所属有黎户。”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提到“黎户”形容“家中贫穷、生活困苦”,但这一说法缺乏历史文献支持,可能是对“黎民”(普通百姓)或“户”的误读。建议以权威历史典籍和户籍制度相关解释为准。
如需进一步了解清代户籍分类,可参考《清会典》或地方志相关记载。
《黎户》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两个部分组成:黎和户。
黎的拆分部首为黑,它是一个指示词义的部首。黎的笔画数是七画。
户的拆分部首为户,它是一个表示门户的部首。户的笔画数是四画。
《黎户》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黎民百姓常常代指普通人。他们常驻于乡村,居住在普通的住宅中。因此,《黎户》这个词的含义就是指的普通人家的住宅。
繁体字中,黎户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古籍记载,黎户的古时候写法是阝黎户。其中,阝表示聚合的地,黎表示普通百姓,户表示家庭住宅。
以下是一个例句:“村子里的每个黎户都有自己的田地和房屋。”
组词:黎民百姓、黎明、黎明时分。
近义词:百姓、普通人、居民。
反义词:贵族、上层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