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无得的意思、无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无得的解释

(1).犹无从。《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邢昺 疏:“三让之美,皆隐蔽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得,一本作“ 德 ”。参见“ 无从 ”。

(2).犹不许,不准。《商君书·垦令》:“无得为罪人请於吏而饟食之。”《汉书·朱博传》:“积受取一钱以上,无得有所匿。欺谩半言,断头矣!”

(3).未能得以。《宋史·胡松年传》:“﹝ 张敌万 ﹞向在 淮南 诱敌深入,步骑四集,悉陷於淖,无得解者, 金 人至今胆落。”

(4).无所得。《吕氏春秋·君守》:“君也者以无赏为赏,以无得为得者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无得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释义:

一、字面释义

指“没有获得”或“无所得到”,强调某种状态的缺失。

例:《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无得而称焉。”(指无法用言语称述其德行)


二、哲学内涵(道家思想)

在道家典籍中特指超越世俗得失的境界:

  1. 《老子》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其中“无得”与“无为”相通,指不刻意追求外物,回归自然本真。
  2. 《庄子·齐物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隐含“无得”即破除执念的修养境界。

三、古代法律用语

指禁止非法获利的行为:

《唐律疏议·户婚》:“诸受人财而请求者,坐赃论……与者,减五等。无得者,勿论。”(“无得”指未实际收受财物)


四、现代用法

  1. 动词性短语:未得到某物

    例:“他求职三月,无得而返。”

  2. 副词用法(方言):表示“不能”“不可”

    例:闽南语“无得食”(不能吃)。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楼宇烈校释.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中华书局, 2008.
  3. 陈鼓应注译. 《庄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 2016.
  4. 刘俊文点校. 《唐律疏议》. 法律出版社, 1999.
  5. 李如龙著. 《汉语方言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网络扩展解释

“无得”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无从
    指没有途径或方法做到某事。
    出处:《论语·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例句:“三让之美皆隐蔽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论语》邢昺疏)

  2. 不许,不准
    表示禁止或不允许。
    出处:《商君书·垦令》:“无得为罪人请於吏而饟食之。”
    例句:“积受取一钱以上,无得有所匿。”(《汉书·朱博传》)

  3. 未能得以
    指未能实现或达成。
    出处:《宋史·胡松年传》:“金人至今胆落,无得解者。”

  4. 无所得
    强调结果上毫无收获。
    例句:“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心经》)


二、引申与哲学含义

在佛教经典(如《心经》)中,“无得”被赋予哲学内涵,指脱离对事物的执着,达到“不占有”的境界。例如:“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心经》)


三、现代用法

作为成语时,表示“没有办法、无法做到”,常用于口语或书面语。
例句:“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查字典》)


该词既有日常语境中的禁止、无从等含义,也有哲学层面的超脱意义。具体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哀蝉曲爱美保送崩愤不杖期常令澄别吃干饭出溜出炉银醇酒美人盗乱等子典纬砥绩芙蓉国沟道瞽谈骇吁皓髯恨愤混身昏庸无道尖瓣搅旋教养缉捕使臣竭力撅笔开盘叩叩窟栊立冬流动龙舌兰楼座马头娘闷胡卢面墙泥岩平干迫怵前去秦市穷发秋节识辨市籍侍僮侍役耍赖皮淑慝私仇穟穟搯擗套头顽钱仙桥小仪遐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