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粝饭。 明 唐顺之 《礼部郎中李君墓志铭》:“公俭朴而寡欲,糲飰敝衣,终身常然。”参见“ 糲饭 ”。
“粝飰”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粝”和“飰”两字组成,具体含义如下:
粝(lì)
指粗糙的米或未精加工的粮食,即粗粮。例如《史记·陈丞相世家》中“亦食糠粝”的“粝”即表示粗劣的食物,常与“精米”相对。
飰(fàn)
是“饭”的异体字,本义为煮熟的谷物,后泛指日常饮食。古文献中“飰”与“饭”通用,如《说文解字》释为“食也”。
整体含义
“粝飰”即指粗米饭或粗劣的饮食,常用来形容生活简朴清苦。例如,古人用“粝飰充饥”表达以粗粮果腹的境况,体现安贫乐道或物质匮乏的状态。
注意
该词现代已极少使用,多见于古文或特定文学作品中。若您是在某处文本中见到此词,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分析其引申义或象征意义。
粝飰是一个汉字,它的意思是食物粗糙、没有加工处理的食品。
拆分部首和笔画:
粝的部首是米,笔画数为11。
飰的部首是食,笔画数为13。
来源:
粝飰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这本文字学著作中。它是由米和食两个字组合而成,表达了食物没有加工过程,朴实无华的意思。
繁体:
繁体字是「糲飰」。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写法并不像现代的简化字,它更加复杂。例如,「糲飰」在古代用的是篆书、隶书等字体。
例句:
他们改变了生活方式,开始追求健康的粝飰。
组词:
粝馒头、粝饭、粝谷、粝米、粝粉
近义词:
原粮、天然食品、未加工食品
反义词:
加工食品、精制食品、熟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