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一地看。 汉 冯衍 《显志赋》:“歷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歷观古今,徼一时之功而居 伊 周 之位者有矣。”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歷观 秦 汉 以及 五代 ,諫諍而死盖数百人。” 清 方东树 《昭昧詹言·通论七律》:“歷观小才,多是辞不能达意。”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历观国内无一佳象,而仆则思想颇变迁,毫不悲观。”
汉 代楼观名。《汉书·扬雄传》:“登 歷观 而遥望兮,聊浮游以经营。” 颜师古 注:“ 舜 耕 歷山 ,故云然。”
“历观”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逐一地看
指系统地观察或审视事物,常用于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例如:
汉代楼观名
指位于山西芮城县历山(今东、西历山)的古迹,相传与舜帝相关:
该词在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籍或学术研究。若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地理考证,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历观》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经过历史的观察、研究,或者亲自参观、观察。
《历观》这个词的部首是“广”,笔画数是8。
《历观》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如《论语》、《孟子》等。它是简化字,繁体字为「歷觀」。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历观》,古时候的写法可能是以篆书或隶书进行书写。
1. 他历观了许多历史文献,对古代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
2. 我们将历观这座博物馆,以了解古代的生活和艺术。
3. 他亲自历观了这片土地,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
组词:历史、观察、观看、观摩。
近义词:历经观察、留意、察觉、体察。
反义词: 不关心、漠视、忽略、闭目塞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