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玛瑙、紫石英等为主要原料,煮浆抽丝制成的灯。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五·料丝》:“料丝灯出於 滇 南,以金齿卫者为胜也。”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料丝》:“料丝灯见 李西涯 诗,而诗用‘繚丝’字, 郎瑛 谓误也。”《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天色已黑, 虞 府厅上点起一对料丝灯来。”亦作“ 料丝鐙 ”。 清 王夫之 《杂物赞·料丝灯》诗序:“料丝鐙,烧药石为之,六方合成,外如丝,内如屏,花卉虫鸟,五彩斯备。然鐙其中,尤为綺丽。”
料丝灯是一种传统工艺灯具,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实物灯具 以玛瑙、紫石英等矿石为主要原料,捣碎后煮浆抽丝,再通过编织或合围工艺制成灯具。其特点包括:
二、引申含义 部分资料提到该词被引申为成语,比喻心思细密、善于观察细节的能力,可能与制作工艺对精细度的要求相关。但此用法在多数权威典籍中未明确提及,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注:如需进一步了解制作工艺细节或文献出处,可参考《七修类稿》《儒林外史》等原著。
《料丝灯》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意为用细长的丝线制作的灯饰。料丝指的是细小的丝线,灯指的是照明用具。
词语《料丝灯》的拆分结果如下:
拆分后的词语《料丝灯》一共有22个笔画。
《料丝灯》这个词语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国独特的手工艺品之一,制作工艺精细,造型美观,常用于宴会场所或庆祝活动中。在繁体字中,词语《料丝灯》的写法为「料絲燈」。
古时候,词语《料丝灯》的写法并不完全相同。对于「料」字,古代有时会使用「斗」字旁边,表现木料的意思。对于「丝」字,旧时的写法是「糹」,它表示丝线。而「灯」字则没有很大的变化。
以下是使用《料丝灯》这个词语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与《料丝灯》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