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炼魄的意思、炼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炼魄的解释

指道家修炼。语本《至游子·阴符》:“阳者汞也,其性飞者也;阴者铅也,其性伏者也。圣人伏阳汞以鍊其魄,飞阴铅以拘其魂。” 唐 李白 《赠嵩山焦炼师》诗:“潜光隐 嵩岳 ,鍊魄栖云幄。” 唐 奚贾 《谒李尊师》诗:“鍊魄闭琼户,养毛飞洞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炼魄(liàn pò)是道教内丹修炼术语,指通过特定方法修炼、净化人身中的“魄”,以达到精神升华或长生久视的境界。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字义溯源与道教释义

  1. 字义拆解

    “炼”本义为熔冶金石(《说文解字》:“炼,铄冶金也”),引申为反复修治;“魄”指依附形体的精神(《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道教将“魄”具象化为七种阴性能量(如《云笈七签》载“七魄”之名),需以阳神炼化其浊质。

  2. 修炼内涵

    炼魄是内丹术“性命双修”的关键环节,主张通过存想、服气等方法转化七魄:

    • 目标:化阴魄为阳神,避免其扰动心神(《黄庭经》:“炼魄保精存真元”)。
    • 方法:常配合“制三魂”进行,如《钟吕传道集》所述“摄集七魄,炼形住世”。

二、典籍中的实践记载

  1. 存想炼魄法

    据《云笈七签·卷五十四》,修炼者需于特定时辰存想七魄形象与颜色,配合叩齿、诵咒使其“受制于丹田”,逐步炼化阴浊之气(来源:《云笈七签》道藏本)。

  2. 与三魂协同

    《太上老君内观经》强调“炼魄以安形,摄魂以育神”,需平衡三魂七魄(来源:道藏《内观经》)。宋代《悟真篇》更以“七返朱砂返本,九还金液还真”隐喻炼魄过程(来源:《悟真篇注疏》)。

三、文化延伸与现代诠释

  1. 文学象征

    明清小说常以“炼魄”喻指意志淬炼,如《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助哪吒“炼魄重生”,体现精神涅槃主题。

  2. 学术研究观点

    当代学者认为“炼魄”反映道教对生命能量的系统认知(如李远国《道教炼养法》指出其具身心整合意义),但需结合科学理性看待(来源:李远国《中国道教气功养生大全》)。

权威参考:本文释义综合《道教大辞典》(中国道教协会编)、《中华道藏》经典及《汉语大词典》词条,核心概念均稽核原典。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查阅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www.nlc.cn)或“道教学术资源网站”(www.daoist.org)获取原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炼魄”是道家修炼术语,其含义与修炼方法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义

“炼魄”指道家通过调和阴阳能量来修炼魂魄的秘术,核心在于平衡体内“汞”(阳)与“铅”(阴)两种元素。语出《至游子·阴符》:“圣人伏阳汞以炼其魄,飞阴铅以拘其魂。”

二、修炼原理

  1. 阴阳调和:以“汞”象征阳性飞升之力,“铅”象征阴性沉降之力,通过控制这两种能量实现魂魄凝炼。
  2. 魂魄关系:炼魄与拘魂相辅相成,魄属形体之精,魂为精神之主,二者结合可达到形神俱妙的境界。

三、文学引用

唐代诗词中多次出现此概念:

四、现代延伸

现代语境中,“炼魄”可引申为对精神或意志的极致锤炼,但需注意与“抽魂炼魄”(形容残酷惩罚)区别。

提示:该词涉及玄学理论,若需深入了解道家体系,建议参考《阴符经》等典籍或专业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暗夫安厘王凹上百鄽板授誖德撦鼓夺旗出亡黨翼抵还低徊斗城蠹落敦乐遁免分裱沟通过腔寒橐红新月会奸僞羁绊京腔鯨魚座九籥丹絶交均敌君谟旧谱峻网军糈凯旋门空侯裂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陆离露醑枚谢棉薄浓眉排蹙魄力潜搆起航七老八倒秋色平分热辐射入室操戈上半天赡学善自珍重石漆诗征説不的硕响思言腾虵潼滃宵锦小戏稀里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