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粮饷的意思、粮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粮饷的解释

[provisions and funds for troops] 指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

详细解释

亦作“ 粮饟 ”。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史记·太史公自序》:“ 楚 汉 相距 巩 洛 ,而 韩信 为填 潁川 , 卢綰 絶 籍 粮餉。”《汉书·食货志上》:“男子疾耕不足粮饟,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颜师古 注:“饟,古餉字也。”《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且 唐 未失 德胜 时,四方商贾,征输必集,薪芻粮餉,其积如山。”《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目今兵兴之际,粮餉未充,暂开纳粟入监之例。” ********* 《被裁的兵士》:“国家的粮饷也弄空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粮饷"是汉语中具有历史特征的复合名词,其核心含义指代古代军队所需的粮食与军饷。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该词特指"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831页)。从构词法分析:"粮"指代维持生存的基础食物,"饷"则包含军俸、薪金之意,二者组合构成军队后勤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进一步阐释其历史语境,指出该词在明清文献中高频出现,例如《明史·食货志》记载"边镇粮饷,仰给度支"(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1072页)。清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亦用"屯田之粮饷"描述军事屯垦制度。现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历史研究、军事文献或文学创作领域,例如描述古代战争时"催督粮饷"的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

粮饷是古代军事术语,指军队中用于维持官兵基本生活的物资和资金,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粮饷由“粮”(口粮)和“饷”(钱款)组成,特指军队向官兵发放的粮食补给和军饷。例如《史记》中提到“卢绾绝籍粮饷”,即指断绝军队的粮食与资金供应。

  2. 历史用途
    主要用于保障士兵作战需求,包括:

    • 粮食:行军打仗的必需品,如《汉书》记载“男子疾耕不足粮饟”,强调粮食对军队的重要性。
    • 钱款:用于士兵日常开支或奖励军功,如清代绿营兵每月按等级领取固定饷银。
  3. 文献引用
    该词在《太史公自序》《儒林外史》等古籍中多次出现,例如《儒林外史》描述“国家的粮饷也弄空了”,反映粮饷对国家军事的直接影响。

  4. 现代延伸
    现代语境中,“粮饷”可比喻组织或团队运转所需的资源,但核心仍保留其军事后勤的原始含义。

粮饷是古代军事后勤的核心概念,涵盖物质与资金双重保障,直接影响军队的战斗力与稳定性。更多历史用例可参考《史记》《汉书》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剥泐必要陈正字淡墨榜掂倈第三国际反击飞谮分职浮厉付讫干干净净逛会花红柳緑胡适讲和坚厉简嫚监帖节错基色寄送开翦考生阬衡老满儿丽密流星飞电镂簋朱绂旅呈买闲钱朦胧绵薄密虑明效靡踪穆清拿跟年货狃捷挪蹭旆旃恰如其分清倌人求医山堂香水盛服石泓世界受息肆器宿疚素文调三惑四同心合意未字乡官闲天遐征歇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