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秽。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国有政党,非直政事多垢黷,而士大夫之节行亦衰。”
“垢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来源信息的详细解释: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章炳麟著作或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的释义。
《垢黩》(gòu dí)词是指清除污垢、擦拭、洗涤等意思。它通过拆分部首和部首的笔画来进行解释。
《垢黩》包含了两个部首,分别是“土”和“黑”。其中,“土”部表示“土壤”、“尘土”等概念,“黑”部表示与颜色相关的事物。它们各自的笔画数分别是3和12。
《垢黩》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出现在《说文解字》这本古代字典中。它的本义是指用水清洗东西的过程。
《垢黩》也有繁体字写法,即「㓷黷」。它在形状上与简体字稍有不同,但意思和读音相同。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垢黩》的字形可能略有不同。历史上的汉字发展较为复杂,曾经出现过多种不同的字形。然而,现代汉字定型后,《垢黩》的字形已经基本固定不变了。
1. 母亲用肥皂垢黩衣物,让衣服恢复了洁净。
2. 我常常把鞋子放在阳光下晒,可以垢黩鞋底的细菌。
1. 垢垢:形容非常脏。
2. 净垢:清洗污垢。
3. 垢衣:脏衣服。
1. 擦拭:用手或物体使物体表面清洁。
2. 洗涤:用水或清洁剂清洗。
1. 干净:没有污垢或杂质。
2. 清洁:整洁干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