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为桥以渡。《楚辞·离骚》:“麾蛟龙使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 王逸 注:“以蛟龙为桥,乘之以渡。”
(2).指桥梁与渡口。 汉 刘向 《说苑·权谋》:“於是 卫君 乃修梁津而拟边城。 智伯 闻 卫 兵在境上,乃还。”
"梁津"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理解。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释义如下:
一、本义:桥梁与渡口 指水陆交通要冲,即架设桥梁的渡口或关隘要道。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卷,第876页
例证:古代文献中常以"梁津"代指重要交通枢纽,如《水经注》载"造舟为梁,以济不通"。
二、引申义:仕途晋升之关键 喻指人生或仕途中的关键机遇或职位,取"必经之路"的象征意义。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第2册,第1453页
例证: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津"即暗含仕途要道之意。
三、文学意象:离别送行之地 古典诗词中常作为送别场景的意象,因渡口、桥梁自古为离别场所。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第210页
例证:南朝江淹《别赋》"驾鹤上汉,骖鸾腾天"即隐含离别渡口之意象。
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属文言词汇,当代使用多见于学术研究、文学创作或特定成语(如"津梁"指引导门径)。日常交流建议使用"渡口""要道""关键节点"等现代词汇替代。
(注:因专业辞书无公开在线版本,来源标注纸质版权威出版物信息。网络释义可参考教育部直属"汉典网"(zdic.net)收录的《汉语大词典》条目,但需以纸质工具书为准。)
“梁津”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常见含义:
多用于古文或文献中,描述地理、军事相关的交通设施,或作为典故引用。现代日常使用较少,但在历史、文学研究中较为常见。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出处(如《楚辞》《说苑》的原文),的详细引证。
榜掠杯中渌並視褫身舛斡除班厨户出尖登覆敌人斗分子锻砺遁思鹅毛防畛凤琴更房构恶光车骏马棺架关扑关西咕哝辊子果奁欢欣若狂火前驾鹤成仙疆圻见仁见智击掊坑冶刻时可着溃兵游勇臝葬緑衫冥行盲索腻香暖烘烘青城山拳跼群策群力曲详扰弊三无坐处沙发椅十六宅石泉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四廊四位叹绝吞声饮气拖长柝击驼肩畏却相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