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心长绠短的意思、心长绠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心长绠短的解释

喻力不从心。 明 何景明 《古井篇》:“百丈寒泉尚堪饮,心长綆短空愁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心长绠短”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比喻力不从心,即内心有强烈的愿望或计划,但实际能力或条件不足以实现目标。


详细解释

  1. 字面含义

    • 心长:指心愿长远或志向远大。
    • 绠短:“绠”是打水用的绳子,“绠短”字面指绳子长度不足,无法汲取深井中的水。
      两者结合,形象地表达“愿望与能力不匹配”的矛盾。
  2.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源自明代文学家何景明的《古井篇》:“百丈寒泉尚堪饮,心长绠短空愁立。”
    诗句以“寒泉”比喻可实现的理想,而“绠短”暗指自身能力有限,徒留遗憾。

  3. 用法与语境

    • 多用于书面语,作谓语或定语,形容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达成目标的状态。
    • 近义词:心余力绌、力不从心;反义词: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4. 例句扩展

    • 他虽想振兴家族产业,却因资金匮乏,终是心长绠短。
    • 面对复杂的科研难题,团队深感心长绠短,需寻求外部支持。

该成语通过“绳子与深井”的意象,生动刻画了主观意愿与客观能力间的落差,常用于文学或正式表达中。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古籍用例,可参考《古井篇》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心长绠短

《心长绠短》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心思长,但是行动却短暂,意思是心有很多想法,但却不能坚持长久。

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心”和“糸”(绳子的意思),它的笔画数为14画。

《心长绠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时候人们使用纤细的绳子来悬挂东西,如果绳子太长则容易断裂。这个成语借用了这个意象,比喻个人的志向或决心很高,但是行动却缺乏持久性。

在繁体字中,这个成语的写法是「心長縆短」。

古时候汉字写法的变迁对《心长绠短》这个成语的写法影响不大,因为它的用法和意义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这个成语在句子中的例子:

他经常想着做很多事,但是总是半途而废,真是典型的心长绠短。

组词:心思、绳子、行动

近义词:志高意短、心浮气短

反义词:志坚心长、持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