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正当的游乐。 唐 牛僧孺 《玄怪录·杜子春》:“吾落拓邪游,生涯罄尽。亲戚豪族,无相顾者,独此叟三给我,我何以当之?”
“邪游”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多层面的解释:
指行为不端、品行不正的人四处游荡,或泛指不正当的游乐活动。其中“邪”表示邪恶、不正,“游”则指漂泊、无固定居所或放纵的行为。
作为行为描述
强调人的颓废与堕落,如唐代牛僧孺《玄怪录·杜子春》中:“吾落拓邪游,生涯罄尽”,此处“邪游”指主人公生活放荡、挥霍无度,导致穷困潦倒。
作为活动性质
指不务正业、沉迷享乐的行为,例如“狭邪游”(狎妓等不正当娱乐)。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查阅《玄怪录》原文或相关文学解析。
邪游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行为或思想偏离正道、超出道义范畴的游荡。
邪游由“⻏”部首和“⺌”部首组成,共有10画。
邪游一词源于古代汉语,起初用作道德品行不当的意思。繁体形式为「邪遊」。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邪游又写作「邪遊」,一般以横折再加上单层“⻏”和“⺌”形状表示。
1. 他整日游荡在外,做一些邪游的勾当。
2. 那个人的思想境界已经达到了邪游的程度,完全失去了道义准则。
1. 邪恶游荡
2. 邪念深游
3. 邪道游子
1. 歪游
2. 异行
3. 不义行为
1. 正直行动
2. 正统思想
3. 正当行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