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事。《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稍事谓非日中大举时而閒食,谓之稍事……’ 玄 谓稍事,有小事而饮酒。” 贾公彦 疏:“脯醢者,是饮酒肴羞,非是食饌。若大夫已下燕食,有脯无膾,设脯无嫌。若王之日食,不得空荐脯醢,故以为小事饮酒。”
“稍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āo shì,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稍事”从古义的“小事”发展为现代表示“短暂、轻微处理某事”的用法,常见于正式表达中,适用于需停顿或简单处理的场景。使用时需注意搭配动词的合理性及语境适宜性。
《稍事》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稍微停留或稍作停顿。
《稍事》包含两个部首,分别是禾部和手部,总共有12个笔画。
《稍事》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是由“稍”和“事”两个字组成的。在古代,“事”指的是行动或事件,“稍”表示稍稍、略微,因此《稍事》的意思就是稍作停顿或稍微停留一会儿。
《稍事》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稍事」。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在有所不同。《稍事》的古代写法为「稍事」。
1. 我需要先稍事休息一下再继续工作。
2. 请大家稍事等候,会议马上开始。
3. 小明打了一个喷嚏,但只是稍事停顿了一下,继续进行工作。
- 稍有:表示很少或稍微。
- 稍后:表示稍微延迟一段时间后。
- 稍加:表示稍微加上一些,用于修饰动词。
- 短暂:表示时间非常短,稍作停留。
- 须臾:表示短暂的一会儿。
- 暂时:表示临时的,短暂的。
- 长久:表示时间长。
- 持久:表示时间持续较久。
- 不时:表示频繁、常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