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exit]∶指江河下遊出口處
(2) [eat]∶下嘴去咬或吃
包子太燙了,無法下口
(3) [dishes that go with wine]∶指下酒飯的菜肴(多見于早期白話)
指江河下遊出口處。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洞過水》:“﹝ 洞過水 ﹞西入于 汾 ,出 晉水 下口者也。”
(1).佐餐。《水浒傳》第三回:“但是下口肉食,隻顧将來,擺一桌子。”
(2).指佐餐的食品。《水浒傳》第十五回:“ 阮小七 道:‘有什麼下口?’小二哥道:‘新宰得一頭黃牛,花糕也似好肥肉。’”《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右手把著酒,左手把著心肝做下口。”
“下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語境具體分析,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下口”的核心含義集中于地理和飲食兩類,其他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水經注》《水浒傳》等古籍原文,或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下口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是指把東西放在嘴巴下面,常常用于形容吃飯,也可以表示對食物的欲望。下口的拆分部首是“口”,總共包含4個筆畫。
“下口”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最早的漢字寫法為“下口”。在繁體字中,“下口”的寫法依然保留着原本的形态。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的“下口”漢字寫法為“下口”。這種寫法更加形象,很好地表達了下口的意義。
1. 他餓得很,直接下口吃了兩碗飯。 2. 當她看到那道誘人的美食時,忍不住下口了。
組詞:上口、遲口、口吻、口風。 近義詞:吃、進食。 反義詞:忍口、克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