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下碇税的意思、下碇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下碇税的解释

唐 代对外洋商船靠岸停泊所征的税。《新唐书·孔戣传》:“蕃舶泊步有下碇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下碇税是中国古代针对船舶停泊行为征收的特定税种,其名称源于“下碇”这一船舶固定动作。“碇”指代船锚或系泊工具,“下碇”即船只靠岸时抛锚定位的操作。该税种自宋代起见于文献记载,主要在水路交通枢纽和重要港口实施,属于市舶司管理的商税范畴,征税对象包括国内外商船。

从征收形式来看,下碇税可分为两类:一是按船舶载货量比例征收的实物税,常见于进出口贸易港;二是按停泊时长计征的货币税,多施行于内河码头。明代《筹海图编》载有“凡番舶抵岸,先输下碇钱,方许市易”的条文,印证其具有贸易准入许可性质。

该税制的实施直接影响古代航运经济发展,清代学者王庆云在《石渠余纪》中分析称,下碇税与船钞、货税共同构成古代港口财政体系,其税率浮动常反映朝廷对外政策松紧。现代学者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指出,该税种消亡于晚清海关制度改革时期,其职能被近代吨税制度所取代。

网络扩展解释

“下碇税”是唐代对停泊在港口的外国商船征收的一种关税。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下碇税是唐代政府针对外国商船靠岸停泊时征收的国境关税,因在船舶“下碇”(即抛锚停泊)时征收而得名。该税属于唐代对外贸易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

  2. 历史背景与实施

    • 征收对象:主要针对来自东南亚、波斯、阿拉伯等地的商船。
    • 管理机构:唐代在广州等通商口岸设立“市舶使”,负责检查船舶、征收税款及管理贸易事务。
    • 别称与性质:又称“舶脚”,属于古代海关税收的一种形式。
  3. 文献依据
    这一税收的记载可见于《新唐书·孔戣传》:“蕃舶泊步有下碇税”,表明其征收具有官方文献支持。

  4. 延伸意义
    现代语境中,“下碇税”有时被引申为比喻在特定行为中需付出的代价,但此用法非历史原意,属于衍生含义。

下碇税反映了唐代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及税收制度,是研究古代经济史的重要概念。

别人正在浏览...

薄谴贝多罗北海市成王败寇储吏戳得住催督丹旒低速踧行段联断意顿羽方案防团非分之想風擁赶缯船敢作敢当公共建筑很恶鸿茫谎皮匠黄熟紧促进庄九钥均赋愒息可想而知了了可见良因淩杂戾心莅阼卖油嘴幕官逆冒泥滩被绣之牺庆基权任区种瑞兽山外生拉活扯射雉戏水浇莲顺人四选随车雨踏戽炭坑天开眼徒言亡国虏文明小史乌飞兔走赮驳相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