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勿述的意思、勿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勿述的解释

不逆。犹言顺畅。《文选·王褒<洞箫赋>》:“趣从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诡譎。” 李善 注:“勿述,无所逆误之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勿述”的汉语词典释义

“勿述”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是“不要陈述;无需赘述”。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 “勿”:否定副词,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要”、“别”。
    • “述”:动词,意为陈述、叙述、讲述。
    • “勿述”:二字组合,构成一个祈使或陈述性短语,意为“不要(加以)叙述”、“不必(进行)陈述”。它强调对所述内容的省略、避免或认为其无需多言。
  2. 语义侧重与用法:

    • 强调省略: 常用于表示某些内容因众所周知、无关紧要、不便明说或为避免冗长而选择不详细说明。例如:“个中缘由,勿述。” (其中的原因,就不必细说了)。
    • 表达委婉: 有时用于委婉地拒绝谈论某事,暗示话题敏感或不适宜展开。例如:“往事已矣,勿述。”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不必再提了)。
    • 书面语色彩: 该词具有浓厚的文言色彩和书面语特征,在现代口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仿古文体、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下的书面表达中。
  3. 出处与用例:

    • 该词可见于古代文献典籍。例如,在《后汉书·郭陈列传》中能找到类似表达(需注意具体语境可能略有差异)。后世文人在写作中也常使用此词来表达“无需赘言”之意。
    • 现代汉语中,其使用场景主要限于需要营造古典氛围的文学作品、特定场合的书面表达(如碑文、特定礼仪文书)或对古文的引用解读中。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 提供了“勿”和“述”的详尽释义,并收录了包含“勿述”结构的古代用例片段,是理解该词构成和古典用法的基础权威辞书。 (来源:汉典网 zdic.net - 注:此为知名在线词典平台,广泛引用《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内容)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对“勿”和“述”的古代用法有清晰解释,有助于理解“勿述”在古代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和语法功能。 (来源:商务印书馆 - 注:商务印书馆是权威辞书出版机构)
  3.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原始文献,其中能找到体现类似“勿述”用法的文言表达实例,印证其历史渊源。 (来源:中华书局 - 注:中华书局是古籍整理出版的权威机构)
  4. 语言学论文(如《古汉语虚词研究》): 相关学术研究论文会探讨“勿”等否定副词在古汉语中的语法功能和语用特点,为理解“勿述”的结构和语义提供理论支撑。 (来源:相关学术期刊数据库,如CNKI - 注:中国知网是收录中文学术文献的重要平台)

网络扩展解释

“勿述”一词在中文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语境区分:

一、古义解析(文学典籍中的含义) 出自汉代王褒《洞箫赋》中的“趣从容其勿述兮”,李善注“勿述,无所逆误之貌”。意为顺畅、不逆,形容事物自然流畅、无阻碍的状态。例如描述音乐或行文连贯性时使用。

二、现代字面拆解 由“勿”(禁止)和“述”(叙述)组成,字面可理解为“不要讲述/禁止叙述”。这种用法多用于强调信息保密或隐私保护,如“此事勿述”即提醒不可泄露内容。

补充说明:

建议在文学分析时优先参考古籍注释,日常交流则需明确表达意图以避免歧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疏笆茅辨奏璧坐玑驰不当道不死庭彩头掺合储光捶胸顿足次介丹心点存电逝叠连底席嘟嘟哝哝杜仪方上反璞梵筵風便服假感念割削宫恩鼓铎翰厉会籍枧水郊鄽结清卷班克肩一心苛峻溃陷魁重迷而知返木愣愣女宠判割贫客焭焭攘抑神乎其神沈腰潘鬓十四弦摅畧搠渰书叙岁物铁翅吞九鼎脱节牛汪罔椀花瓦器蚌盘帷宫无谋显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