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顿足的意思、捶胸顿足的详细解释
捶胸顿足的解释
[beat the breast and stamp the feet (in deep sorrow or anger)] 形容极为悲伤或悔恨的样子
详细解释
见“ 捶胸跌脚 ”。
词语分解
- 捶胸的解释 作态以示抗议如悲哀,愤怒,或自责
- 顿足的解释 以脚跺地。多形容情绪激昂或极其悲伤、着急。《韩非子·初见秦》:“闻战顿足徒裼,犯 * ,蹈鑪炭,断死於前者,皆是也。” 唐 杜甫 《兵车行》:“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清 蒲松龄 《聊斋
网络扩展解释
“捶胸顿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uí xiōng dùn zú,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基本释义
形容人因极度悲痛、懊悔或焦急而用拳头捶打胸口、跺脚的动作神态。多用于表达情感失控的状态。
2.出处与典故
- 最早出自元代萧德祥的杂剧《杀狗劝夫》:“我衷肠,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
- 明代李开先《闲居集·昆仑张诗人传》中也有用例:“已而知其实然,捶胸顿足,若不欲生。”。
3.语法与结构
- 联合式成语:由“捶胸”和“顿足”两个动作并列组成。
- 常见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描述人的情感状态。例如:“他得知真相后捶胸顿足,懊悔不已。”。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呼天抢地、痛心疾首、椎心泣血(表达类似强烈情感)。
- 反义词: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表达喜悦或轻松情绪)。
5.应用示例
- 文学作品中常见,如《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孔明说罢,触动玄德衷肠,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
- 现代例句:“他因投资失败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6.注意事项
- 读音:“捶”不可误读为“chuī”。
- 情感强度:通常用于极端情绪场景,日常口语中使用较少。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文学背景或更多例句,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古典文学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短语“捶胸顿足”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
“捶胸顿足”是什么意思?
“捶胸顿足”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因悲痛、气愤或无可奈何而做出的激烈反应。
拆分部首和笔画
“捶胸顿足”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以下几个部首和笔画:
- 捶: 手 (⺘) + 几 (又)
- 胸: 月 (⺆) + 良 (艮)
- 顿: 頁 (页) + 里 (⺕)
- 足: ⺼ (肉) + 十 (十)
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
“捶胸顿足”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四年》中,原意是指人们因为************人的错误而感到悲痛,以表达对国家遭受不幸的内心真情。
繁体字形式为“捶胸頓足”。在古时候,写作“捶胸頓足”。现代汉字的简化过程中,对该词进行了简化。
例句
他听到噩耗后,无助地捶胸顿足,表示了他内心的极度沮丧。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捶胸击掌、悲愤欲绝、痛心疾首。
近义词:哀痛万分、悲痛欲绝、咬牙切齿。
反义词:不动声色、坦然无惧、淡定从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