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经库的意思、五经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经库的解释

对博通五经的人的美称。《隋书·房晖远传》:“ 暉远 幼有志行,治三《礼》、《春秋》三传、《诗》、《书》、《周易》,兼善图纬……太常卿 牛弘 每称为五经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经库"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化厚载的典故词汇,字面指储藏儒家五部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库藏,实际喻指博通经籍的学者。该词最早见于《北史·房晖远传》,记载隋代国子博士房晖远"以博闻强记著称,时人谓之五经库"。唐代文献《旧唐书》中亦用此典形容马怀素"遍读经史,号为五经笥",笥与库同属储藏器具,二者构成互文释义。

该词汇在构词法上采用隐喻手法,以物质储存空间映射知识储备能力,符合汉语"以实喻虚"的修辞传统。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此类典故"取譬精当,可窥古人治学规模"。现代《汉语大词典》将其列为历史典故词条,释义为"比喻博学经书之人"。

在语义演变层面,"五经库"的现代使用已突破儒家经典范畴,延伸为对各类专业领域博学者的赞誉,如钱钟书被学界称为"中西文化五经库"。这种词义泛化现象印证了汉语典故词强大的再生能力。

网络扩展解释

“五经库”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对儒家经典著作《五经》极为精通的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五经库”比喻熟读并通晓儒家五部经典(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的学者,是对这类博学之士的美称。其核心意义在于强调对儒家经典的全面掌握与深刻理解。

2.出处与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隋书·儒林传·房晖远》,记载房晖远因精通《三礼》《春秋三传》等儒家经典,被太常卿牛弘赞为“五经库”。这一称呼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儒学造诣深厚者的推崇。

3.“五经”具体指代

“五经”包括:

4.延伸意义

“五经库”不仅指个人学识渊博,还隐含着对儒家正统学术传承的重视。这一称谓常用于赞誉学者在经学领域的权威地位,尤其在隋唐科举制度兴起后,更成为文人追求的目标之一。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人物或历史背景,可参考《隋书》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代文宗百灵鸟辬白邦途宝诀叱駡楚舞吴歌从优篡絶典租诋呵斗心眼儿独木不成林堕楼鹗立芳尊丰居奉手风行电扫拊背搤吭负钓海鬼鹤爪皇帝的新装还珠买椟昏戾火德呼汹煎水作冰检治脚婆解酒结童静虑军庸聚沙之年开谈空调拉碴联续怜拯邌旦栗玉花挠曲枉直前身骞抟轻言寡信球马柔强山崩钟应上竈蛇入鼠出陶然自得通邑隤陷未或微族芜词五云判陷落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