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困。《新唐书·高宗三女传》:“於是推进天下士,谓儒者多窶狭,厚持金帛谢之,以动大议,远近翕然嚮之。”
“窭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文献和语境进行解释,主要存在以下两种释义:
根据的解释,“窭狭”意为狭小、狭隘,常用于描述人的心胸狭窄、思想不开放或不包容。例如:
“心胸狭窄的人,虽然狭隘,但不会因为贪婪而变得狭隘;心胸宽广的人,虽然开阔,但不会因为慷慨而变得开阔。”
这一用法强调对人的性格或思维方式的评价,常见于文学或日常语境中。
在古籍《新唐书·高宗三女传》中,“窭狭”被解释为“贫困”,如:
“谓儒者多窭狭,厚持金帛谢之,以动大议……”(、)
此处“窭狭”指儒生经济状况窘迫,需通过财物激励来推动议政。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新唐书》原文或权威词典。
《窭狭》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思是狭小、狭窄,指的是空间狭小或局限的范围。这个词常用来形容环境、条件或思维的狭隘。
《窭狭》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穴」和「犬」。它的总共有14个笔画。
《窭狭》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窭》的本义是指贫穷,后来引申为狭窄的意思。《狭》则表示狭窄、狭隘。在繁体字中,「窭」和「狭」分别写作「窶」和「狹」。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窭》和《狭》的写法有所不同。《窭》的古字形是窓床组成,在床底有一束稻草,表示穷困。《狭》在古代写法中是由两个犬形字组合而成。
1. 这个房间非常窭狭,只能容下一个人。
2. 他的思想窭狭,不愿意接受新的观点。
1. 狭窄
2. 狭隘
3. 狭义
4. 窄小
5. 窄狭
1. 狭窄
2. 狭隘
3. 狭谷
4. 狭小
5. 竖眼
1. 宽敞
2. 广阔
3. 宽广
4. 大度
5. 开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