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卧箜篌的意思、卧箜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卧箜篌的解释

乐器名。箜篌的一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乐》:“ 魏 高阳王 雍 美人 徐月华 ,能弹卧箜篌,为 明妃 出塞之声。”《新唐书·礼乐志十一》:“《高丽伎》,有弹筝、搊筝、凤首箜篌、卧箜篌、竖箜篌、琵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卧箜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弦鸣弹拨乐器,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卧箜篌是箜篌的一种类型,形制与琴瑟相似,但琴体上设有类似琵琶的“通品装置”,属于有品乐器。其名称中的“卧”可能与其演奏时的横置摆放方式有关。

二、历史与形制特点

  1. 历史发展
    盛行于汉代至隋唐时期,宋代后逐渐失传。唐代文献如《酉阳杂俎》提到其用于演奏《明妃出塞》等曲目,而《新唐书》记载其被纳入高丽伎乐。
  2. 结构特征
    琴体长形,面板设有多弦通用的通品,类似琵琶的品柱,是中国最早采用此类装置的乐器之一。尺寸较瑟更小,通常为七弦,用拨片弹奏。

三、文化意义

卧箜篌不仅是音乐演奏工具,也出现在诗词中,如唐代李商隐的《拟意》和明代石珝的《江都曲》均有提及,常与宫廷、边塞等意象关联。

四、其他释义

在部分语境中,“卧箜篌”被引申为成语,比喻“隐藏才华”(如),但此用法较少见,主流解释仍以乐器为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演奏技法或复原研究,可参考古籍《乐书》或现代学术论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卧箜篌

词语解释:

卧箜篌,是指古代汉字组词中的一个词语,形容弹奏箜篌的人姿势悠闲优雅。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卧:卜(卜字底部的几笔)+丶(丶字上的一横),共3画

箜:(矢旁)+⺗(竹字头部),共14画

篌:⺴(竹字隔蓝部分)+⺗(竹字头部),共17画

来源:

卧箜篌最早见于唐代杜牧的《秋夕》诗中,原指杨柳舞动的样子,后成为形容弹奏箜篌的姿势的比喻。

繁体:

卧箜篌的繁体字为「臥箜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卧箜篌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例如,在隋唐时期,箜的形状通常书写为「⺮+二+竹」。

例句:

听见窗外传来一阵悠扬的箜篌声,我仿佛感受到了一丝宁静和安慰。

组词:

卧态、箜篌、悠闲、优雅

近义词:

舒适、慵懒、安逸

反义词:

紧张、繁忙、不安

别人正在浏览...

白鹤茶钣金件贝胄柄靶常住奴刬灭城头赤雀衔书重适遄征纯一斐美丰巨冈比亚高自标置宫髽馆甥海行华浄黄祖画作检封奖罚分明假仁假义犗饵矜贵金籯九九归一慷慨激扬蓝蔚敛影埒材角妙力耕軨服廪赡六关洛阳田幔帐髦髧泥像撇烈轻过弱口赛馔鉎鏉石壑失候侍使时移世变四正四仲颂言绥旍所见坦缓天上铁券文小挂千小脚子嚣声